消化内科成功救治一重症肝功能衰竭患者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医疗一组成功救治一例慢加急性重症肝功能衰竭、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目前患者已好转出院,后续来医院门诊复查肝功已基本恢复正常。
患者马某,男,63岁,因“纳差伴小便颜色加深20余天”入院,既往4年前发现慢乙肝病史,1年半前因停用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引发肝功能恶化入住山大二院消化内科,给予保肝、抗病毒治疗后好转出院,后患者继续口服恩替卡韦治疗,1月前患者再次自行停服该药物,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肝浊音界缩小,化验HBV-DNA示1.4E+6copy/ml,肝功示肝细胞损害严重,胆红素明显升高(总胆红素479.8umol/L),白蛋白水平及凝血功能差,给予恢复恩替卡韦抗病毒、保肝、降酶及补充血浆、白蛋白治疗,复查肝功示胆红素继续升高(总胆红素613.5umol/L),且出现胆酶分离现象,合成功能亦无好转,考虑患者停用恩替卡韦后出现乙肝病毒反弹,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在原有肝硬化(失代偿期)基础上,出现肝功能衰竭,可继发肝性脑病、肾功能不全、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需行人工肝支持治疗,必要时行肝移植,医疗组长朱孔锡教授带领全组成员充分讨论病情并与家属沟通后,联系血液透析科、输血科,行床旁血浆置换治疗4次,配合保肝、降酶、营养支持及补充白蛋白等治疗,后复查肝功示胆红素进行性下降,肝脏合成功能逐渐恢复,最终经40天的不懈努力,患者未出现重症感染、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好转出院。
该患者乙肝肝硬化病史多年,此次因停用抗病毒药物诱发肝功能衰竭,属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此型疾病病情凶险,症状表现多样,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死亡率高,值得临床高度重视。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多科室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彰显了山大二院完善的医疗管理制度,也体现了消化内科对各型危重症肝功能衰竭优秀的诊疗水平。
{作者:李帅 来源:消化内科 编辑:宣传统战部}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