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山大二院重症医学科联合普外科、胸外科、麻醉二科成功救治一名严重膈疝致呼吸心跳停止患者。
患者孙某某,男,50岁,突发上腹部疼痛,由下级医院转入我院,行CT检查示左侧膈疝、肠扭转并不全性肠梗阻,拟行急诊手术,天不遂人愿,手术准备期间患者病情急转直下,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麻醉科等多科室专家积极抢救30余分钟,患者终于恢复自主心率,150次/分,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需大量升压药物泵入维持血压,且无自主呼吸,需机械通气维持,遂转入重症医学科病房继续实施抢救治疗。
该患者系左膈疝,病情进展迅速,左肺完全压缩,心脏完全压向右侧胸腔,且存在肠扭转、坏死,手术是延缓病情进展进而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希望,而此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内环境严重紊乱,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积极抢救并提供手术时机迫在眉睫,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在马承恩主任的带领下,应用床旁心脏彩超、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等先进设备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分秒必争,精心救治,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好转,自主呼吸恢复,迎来了手术时机,重燃了生命的曙光。普外科、胸外科联合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胃、胰腺、脾脏均疝入胸腔,为膈疝嵌顿,小肠坏死达2米余、胰腺体尾部部分坏死、结肠坏死20cm。
术后患者带气管插管返回重症监护室,仍昏迷,相继出现多种耐药菌的重度肺部感染、肺不张,肾功能等脏器功能不全亦逐渐加重,一道道难关接踵而至,生命再一次遇到了荆棘。患者系心肺复苏术后,昏迷预示着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可能,早期脑复苏是治疗的关键,重症医学科应用先进的亚低温治疗仪极早给予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并配合药物等治疗,患者意识逐渐好转,可自主睁眼,四肢可自主活动。患者术后出现重度肺部感染、肺不张,全身炎性反应重,早期足量抗生素、呼吸道管理是控制感染的关键,重症医学科医师以先进的床旁血液滤过理念作为指导,为患者实施持续床旁血滤,有效清除了体内毒素,清除了部分炎性因子、减轻了炎性反应,为足量应用抗生素提供了保障,同时配合床边纤支镜吸痰加强呼吸道管理,患者肺部感染逐渐控制,肾功能亦明显好转,顺利脱机、拔除气管插管,病情逐渐平稳。
该患者发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复杂,涉及心肺复苏术及复苏后治疗、抗休克治疗、重度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多个危重病领域,治疗难度大,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在马承恩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结合多年的探索,联合多学科协助救治,最终克服重重术前、术中及术后难关,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该患者的成功救治不仅为我们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彰显了我院重症医学科在危重症抢救治疗方面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