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

【济南日报】不放弃:舞刀心尖上 真情写传奇

不放弃:舞刀心尖上 真情写传奇
——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孙强


  什么是当今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不是让人谈虎色变的癌症,而是心血管疾病。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在和这个病魔斗争的千万名医学专家中,屹立着一位坚定的卫生战士, 带领着整个科室蓬勃发展,还给心脏病患者更加有力的心跳。他就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孙强。

恢复高考成为命运的拐点
  1977年,与当时许多人一样,16岁的孙强高中毕业后下乡到济宁汶上县,分配到大队实验田里劳作。没过多久,正在村头地里干活的他从广播里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那时觉得大学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虽然向往,但与自己无关。”
  探亲假期间孙强回到家中,着急的家人劝他马上复习准备参加高考,他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回到生产队插空看书复习。孙强回忆道,那是虽然记忆力强、脑瓜灵光,但发愁的是没有复习时间,只能在晚上点一盏煤油灯,有时趁中午休息的空隙把课本拿出来复习,豆大的雨点滴下来也不舍得收起来。
  转眼到了高考,孙强就借了一辆自行车,带上干粮去参加考试,最终被当时的济宁医学专科学校录取。“起初选择的志愿是数学、机械制造、农业机械等专业,与医学毫无关系。”就这样,孙强被动地走上了医学的道路。也许是与医学天生的缘分,入学后的他很快被病理学的课程深深地吸引,从心里真正爱上了医学。
  毕业后,孙强到当时的济宁市立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大夫,并一心扑在临床上,很快进入角色得到了主任的认可和信任。随着专业水平的提高,让孙强觉得应该进一步深造。在经过充分考虑后,他选择了挑战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心血管科,并在1986年如愿考入当时的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
  “一开始拿猪肉、猪心练。”孙强笑着说,心血管科医生最重要的就是手上“功夫”,要从血管的切开、止血、分离、缝合等基本功练起。尤其是手术时头上要带着放大镜和头灯,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一做就至少四、五个小时,这份辛苦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最长的手术做过14个小时,一口水都没喝过。”
  1992年,孙强狠心撇下才5个多月大的孩子到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因为他知道对于一个心脏外科医生来说,能到当时国内最好的医院进修的机会有多么难得。“不仅对手术技术成熟、临床经验增长有很大帮助,更体会到手术的规范程度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随着山东省心血管科专业的发展迅速,孙强想要寻找更大的舞台。恰逢山大二院心外科正在寻找人才,向他抛出了橄榄枝。1998年,他成为一名山大二院人。

不断挑战新领域 用微创去“心病”
  4年的时间,孙强从一名新进大夫成长为科室的领头人,在2002年春节过后正式接手了心脏外科主任一职。然而在医院林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困难重重。
  “我有时候坐门诊,一天连一个病号都没有。”孙强说,只有形成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推进科室更快更好的发展。为此,他将目光瞄准了代表心脏外科微创领域最先进水平的电视胸腔镜技术,并于2012年1月带领心脏外科成功完成了山东省首例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及山东省首例二尖瓣置换加左房血栓清除术。
  而让他“一战成名”的,却是十多年前就完成的国内首例大龄永存动脉干系列复杂畸形根治手术。
  永存动脉干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正常心脏是从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右心室发出肺动脉。永存动脉干则是左、右心室均向一根共同的动脉干射血。当这名17岁的患者找到孙强时,已经被多家知名医院拒绝的他,只剩最后一丝希望。
永存动脉干约有75%的病人在1岁内死亡,患者能活到17岁本身就是奇迹。孙强在起初接诊时慎之又慎,经过细致的检查发现,患者的肺动脉压力非常高,但是肺血管的病变程度还是可以挽回的。于是他大胆地决定要想办法让奇迹延续。多番考虑后,他对患者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把肺动脉和永存动脉干断开,再做一个带瓣人造管道把右心室和肺动脉连起来。
9个小时的手术时间,对患者家属来说是焦急的等待,对孙强来说是一场有把握的“冒险”。结果很快被验证,奇迹真的发生,患者痊愈出院,当5年后再来复查时,已经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孙强还不放心,嘱咐他如果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再来检查。
作为这个金牌科室的主任,在科室管理上,孙强把对技术的创新放在首位。“再忙再累不能耽误年轻人培训的机会。”在他看来,年轻的大夫要打好全面基础,心血管科的基本手术都得能做。而中年大夫随着经验的提升,要找到自己更细的发展方向,实现从全面到专业精尖的转变。
 为什么要强调技术的创新,孙强有自己的想法。“心血管科接触的病种变化很快,以往七成左右的患者是先心病,现在越来越少,轻微的先心病用微创介入也可以解决。而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相关的其他病种,如冠心病的发生率极速上升。”另外,像高血压造成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二十年以前平均一年碰不到一个这样的病例,现在一年能碰见几十个。“为了保障老百姓的健康需要,必须根据疾病变化情况,想怎么能把病治好,怎样让病人少受罪。”
心脏外科绝大多数手术需要纵劈胸骨,手术创伤大,经常让病人望而生畏。因此,孙强不断探索微创的治疗技术。“拿介入封堵手术来说,虽能满足微创的要求,但必须在X射线造影下手术,长时间照射对未成年的孩子身体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令人左右为难。”因此,孙强将介入手术和开胸手术相结合,在胸壁上打一个2公分左右的小孔,把心脏拉向胸壁,在超声图像的引导下检查缺损位置,寻找放置封堵器的最佳位置后再缝合。这样既不需要开胸就能对心脏的立体结构看得更加精细和清晰,也不需要“吃”射线了。

风险之下“考”出医者仁心
在孙强看来,做好一名外科医生不仅要有手上的真功夫,还要有一颗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的心。“多动动脑,多为患者想一步,可能一个生命就挽救了。”
2015年10月,一名患有胸闷、憋喘10年的患者,因病情加重来到山大二院心血管科就诊。经彩超检查发现,患者患有马凡氏综合征(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这本身就是心血管科治疗难度大风险高的疾病之一,加上患者还同时合并降主动脉中断,进一步加大了治疗的难度。
多家医院都给出这样的治疗方案:“手术一期做不了,要分期做,并且每期的风险都很大。”患者无法接受,在亲戚口中听闻孙强的医术后,抱着最后的希望来试一试。
  “病人找到我,就是一份希望,一份信任。如果以最保守、但对自己最安全有利的原则来对待患者,他得到的可能就是一次次地拒绝,等于对后半生判了死刑。”孙强思前想后,设计了多套方案,又被自己一一否定。他细细考虑,危险都会出现在哪些地方?有没有可能将风险控制住?设计的方案有没有可行性?最终,他决定用带瓣人造血管替代升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瓣膜,同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并利用亲手修剪缝制的一条人工血管穿过隔肉将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连接起来,手术获得圆满成功!这不仅利用一次手术全部完成,还大大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及花费。
  做心脏手术,有一个医生很难精确把握的地方,那就是并发症。护士长开玩笑地说,“孙主任没啥爱好,就是喜欢查房!在口头上不会对我们要求什么,但他用实际行动帮我们上‘发条’。”
  即使是周末和节假日,孙强也要把他的病人都看一遍才放心。经常会对责任护士提问,患者叫什么名字?什么病症?正是他高度负责的心,带动了科室成果对患者付出无怨无悔的精神。
  “医生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没有捷径也来不得半点虚假,尤其是我们做心脏外科手术的,危重病号多、手术风险大,要用真心和爱心做到问心无愧。我对自己的职业有自豪感、归属感,当时是医学选择了我,如果再让我重新来一次,我会主动选择做医生。”


专家简介:
孙强,心血管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兼任中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协会腔镜委员会常务委员及山东省心血管外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在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等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不停跳冠脉搭桥、小婴儿心脏手术、多瓣膜置换术及大血管手术,手术成功率达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完成国内首例大龄永存动脉干系列畸形根治术,完成省内首例完全电视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及省内首例马凡氏综合征合并降主动脉中断的一期根治手术,获得了国内外心血管外科同行的高度赞誉。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