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生锈”血管 细微之处创造生命奇迹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周围血管病“大医生”周涛的40载医者路
拯救“生锈”血管 细微之处创造生命奇迹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周围血管病“大医生”周涛的40载医者路
当周围血管病患者从全国各地辗转找到周涛时,都将他看成最后的希望。要不要手术?要不要截肢?重症患者的脸上有痛苦也满是期望。
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医者的道路上,从医近40年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周围血管病科主任周涛被很多人看成是这一领域的“大医生”, 如同金庸小说里的扫地僧,将西医精巧手术与中医博大精深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益气活血”治疗周围血管病学说。但周涛依然秉承着刚工作时老师国医大师尚德俊给他的教诲,善待患者。语气轻松而缓慢,沟通细致而准确,对每一个患者抛出的问题都耐心的解答,一个个看似无解的血管疑难疾病得到破解。
“用我所有时间,做一名好医生。”周涛说。轻声细语的回忆之中,其职业生涯从未有一丝懈怠,百分之百的精力用于患者康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医者之路。
医者起点: 从下乡知青到师从国医大师
成长于特殊的年代,周涛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医生。
“主要是受家庭影响,很多长辈从事医学,我对看病治病有一种本能的向往。”周涛说,可没来得及考大学,他就遇到1974年上山下乡,作为知青高中毕业就被派到济宁兖州。农村很锻炼人,他从此不怕吃苦,2年之后回济南一家企业和老师傅学修车。
1977年,恢复高考,周涛看到实现医生梦想的希望,第一年报考所有志愿都填的医学院,但成绩不理想,第二年再考,考入山东省中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中医药大学。5年学习,他成绩优异,留在大学附属医院开始医生的职业生涯。
“上班第一天,就是尚德俊老师亲自带我。”周涛说,如今已是国医大师的恩师,要求极严,重视细节,言传身教,让他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医生。直到现在,他还经常去老师家倾听教诲。
医生治病救人,首先就要是一个高尚的人。周涛鞭策自己,不断磨炼技艺,对每一次学习机会都不放过,先后在国内和国外知名医院学习,奠定一生的学术道路。
挑战空白:周围血管病的时代探索者
血液是生命之源,血管是生命通道,人体这一部精密系统之间,每6.5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就分布着长约6.1米的血管。健康的血管内,运行输布着血液流向人体各处,让人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然而那些病态的血管通路,却着实困扰着人们,犹如结垢生锈的水管,阻塞不通,无法供水。
但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周围血管病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以前都包括在大的普外科之中,我刚工作的时候和老师一起做手术,从头到脚做手术,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细,当周围血管病要单独分科的时候,我做了选择,专注血管疾病治疗。”周涛说,他经历国内周围血管病独立发展的整个过程。其所在科室当时成为第一批国家该领域的重点专科。
于无声处听惊雷。2008年,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在周围血管外科领域存在一定空白,全国考察人才,最终选定周涛,让他带队组建周围血管病科,短短几年,科室病人周转率等指标就位居全院前列,学术影响力扩展到全国。
周围血管疾病治疗其实对医生要求极高。周涛笑称,需要“全能战士”。血管外科极其精细,医生需要经过普外科培养,随后还要具备深厚的影像学知识,才能展开介入和支架手术,应对复杂的血管疾病。所以,周围血管病科的医生都是“三条腿”走路,药物、手术和影像学,三者缺一不可。
而周涛本身更具备独特优势。“我有这么多年中医的深厚积累,支持我还可以走中西医结合的创新道路。”周涛说,师从尚德俊教授后,他深入研究中医活血化瘀理论,研究总结老专家临床经验,不断研究新方法和开发新药物剂型,形成“益气活血”治疗周围血管病学说。而不断的创新也奠定周涛在学术界的地位。有工程院院士如此评价,“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的专家,你周涛算一个”。
在周涛带领下,周围血管病科形成完整的发展团队和发展方向,在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性足病、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淋巴水肿等疾病治疗领域独树一帜。
患者心声:遇到好医生就是一生的缘分
“没想到,辗转这么多医院,才遇上适合我母亲的好医生。”病房内,患者王女士的儿子感慨,遇到好医生就是一生的缘分,母亲要是早点来多好。
4年之前,王女士因多年糖尿病,右脚出现糖尿病足,恶化溃烂,多家医院要求截肢。“我妈妈倔,死活不同意。”儿子说,就这样病情越来越重,后来找到周主任,进行抗感染治疗,右脚的溃烂慢慢好转,到10月,脚部溃烂封口就能下床了。现在每次都是周主任亲自帮着换药。
其实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周围血管病科,病人都知道,周涛主任的脾气好,有问必答。近期,一位龙口的患者网上给山大二院写感谢信,就如此说:“周大夫几年前给我看过病。那时就觉得他医德高尚,态度热情负责,待病人诚恳。多少年后,我们到贵院再次找到周大夫时,他还是那么认真负责,使我这个远道来的患者感到很亲切很温暖。”
“我的理念是,一定要给患者解释清楚,看病不只是医生硬性任务,更是与患者的心灵交汇。心理疏导也是一种治疗。病人患病,心理恐慌,需要医生与患者建立信任,这也是成功治疗的基础。”周涛说。
目前,周涛一年要做300多台手术,找他的人已经数不清。而复杂性下肢静脉曲张有很多并发症,来找周涛的患者,很多时候都是进入严重阶段,腿部全部黑了,一碰就出血,甚至有截肢危险,尤其艰难。
一个湖北50多岁患者,下肢静脉曲张,脚趾脚踝都溃烂,无法生活。现在等他回来感谢周涛时,已经能干农活了。菏泽曹县一位患者辗转北京等各大医院,拄着双拐,腿上溃烂4年没有封口,为治疗疾病变卖家产,几乎一无所有。周涛为他进行两次手术后,也找回了正常生活。
“周主任年龄大了,他身体也不太好,但都是咬牙坚持,每周两次门诊,还有很多手术,每天查房,亲力亲为,有时候病人太多都需要住到其他病区。”护士黄丽君说,有的患者伤口创面复杂,周主任都亲自出马,为患者换药。
对此,周涛有着自己的坚持,“很多患者都是带着大包小包四处求医,医疗费都变成了路费,我们怎么能不尽全力帮助他们”。
创新不止:中西医结合还有更大作为
山东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三等奖,主持多项山东省自然基金课题,主持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周涛的职业生涯取得一系列耀眼成绩,兼任一系列社会职务,但他从未停止创新步伐,在他看来,中西医结合领域还有更大作为。
很多人都是找周涛做手术,治疗血管疾病,而不知道他还兼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中医科主任,每周定期在中医门诊坐诊。“我一直作西医手术,而自身学习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就是我的从医道路。”周涛说。
由于历史、地理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一直是周围血管疾病的高发地域之一。而周围血管疾病目前出现两大趋势,糖尿病导致的动脉闭塞、主动脉瘤患者增多。静脉血栓病人出现爆发性增长。
“原来重视不够,现在患者手术前都做下肢静脉彩超,发现腿部是否存在静脉血栓。”周涛说,静脉曲张有的患者可能几个月就发现,有的甚至存在几十年。对患者来说,疾病永远是早发现早治疗,不同病情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展期的患者需要仔细检查其是否需要手术,还是保守治疗观察,因病情而异。
从中医角度治疗静脉曲张,主要是活血化瘀,使淤积的血液回流,减轻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内治服药和外治涂抹熏蒸等方式,原理相同,只是给药的方式不同。当患者不能内服药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外治药物消肿吸收。
而对手术病人,周涛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很多病人术后时候甚至根本不需要通过抗生素抗感染,通过中药清热解毒就行,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在这方面,周涛还发明了芪术和血膏等中药膏方制剂。
“我从未后悔,选择医学,选择当医生,当初就不是心血来潮,这是我一生的事业。”周涛说,自己就是觉得愧对家人,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医学上,家人承担的太多了。而周涛目前仍然不断在中西医结合道路上前行,“国家健康战略,强调中医治未病,这是中医一个很广阔的发展方向,也是我想多研究研究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