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生命中最深切的相见
医院是距离生死最近的地方,上演着太多的悲欢离合。而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却见证了人世间最深切的感动,那些生命中的初相见,那些陌生人给予的温暖,那些相濡以沫的不离不弃,那些笑泪交织的无语胜千言……
79岁的儿外科教授陈雨历刚刚做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四天,正处于绝对卧床的恢复期。
来自莱芜的亓先生,正在病房外焦虑不堪,他想为身患巨结肠的12岁女儿求助陈雨历。
陈雨历让亓先生进入病房,躺在病床上为他的女儿看起了片子。
病榻上的问诊,成为这个春天最温情的问诊姿势。
一名刚刚出生10天的新生儿因病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就诊,护士李蕾发现孩子浑身冰冷,不假思索地解开自己的外套,将孩子紧紧抱入怀中。
测血氧饱和、末梢血糖,办理住院,去新生儿监护室的路上,一个多小时的贴身拥抱,李蕾用体温温暖了孩子的身体,也温暖了正值春寒料峭的城市。
只有33周的早产儿甜甜,一出生就住进了新生儿监护病房。在医院推行的袋鼠式护理中,甜甜的妈妈得以在监护室中亲近她的宝宝。
当她第一次怀抱甜甜时,她们彼此依偎、深情对望。
从此,你是我最珍爱的宝贝,我是你最坚实的依靠。
清明节,正在济宁老家为父亲祭扫、立碑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孙强接到一名主动脉夹层心血管病患者需要紧急手术的电话。
他立即驱车200多公里赶回医院,直奔手术室,整个过程只用了两个多小时,这位命悬一线的患者转危为安。
逝者已矣,更珍惜生的可贵;重生的喜悦,是对逝去亲人最大的告慰。
一位妈妈独自带着2岁大宝和1个月的小宝,来医院做产后检查。
妈妈查体时,医护人员充当起了两位孩子的“临时妈妈”,一边照顾孩子,一边下医嘱、开处方。
两个孩子在医护人员的怀里十分乖巧听话,她们一定感受到了这股浓浓的、善意的温暖。
在医院行妇科局麻手术的王女士紧张不已,她紧紧地抓住了身边赵护士的手。
手术过程中,王女士始终意识清醒,赵护士一直在身边安慰她、鼓励她,紧握着的手始终没有松开。
直到20分钟后,手术结束。
这彼此的深深一握,是信任,是陪伴,是鼓励,更是温暖。来自指尖的温度,散发着力量,强大到可以抚平恐惧。
手术室内,一个六斤二两重的宝宝降生了,护士捧着这个崭新小生命来到妈妈的面前,完成了母女生命中最深情的初见。
孩子用清亮的啼哭昭示她的到来,母亲喜极而泣,十月怀胎,一朝圆满——
自此,她们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最深切的感念。
80岁的陈毓林患有小脑萎缩症,他不记得回家的路,不记得儿女,不记得过往,甚至不记得自己。
唯一记得的,是他的老伴儿——76岁的吴玉英。
8年来,陈毓林与吴玉英的距离从未超过5米。
2018年4月10日,陈毓林和吴玉英分别因心血管疾病和胃病入院,医生将他们安排在同一个病房。
病床上,他们一手打着吊瓶,另一只手,紧紧地握住彼此。
忘记全世界,我也记得你。
{作者:郝 爱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