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特别策划 | 手术室的夜
下午6点38分,坐落在省城济南北园大街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已经被夕阳的余晖浸染,夜,就要来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时刻,意味着一天工作的结束。但是,在这所医院的手术室里,却依旧忙碌。
10号手术间内,麻醉医生赵丽丽正在准备麻醉药品。15分钟后, 61岁的动脉瘤患者李阿姨将在到这里接受开胸手术。赵丽丽加快了加药的节奏。40支药品,需要经过开启、吸药、加药3个步骤, 120个手部动作,她得以在8分钟之内完成。这是赵丽丽今天接到的第6台手术,她丢弃的药瓶,已经盛满了1个水桶大小的医疗垃圾回收箱。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先天性食道闭锁的新生儿被送到2号手术间,这里,温暖如春。麻醉二科主任赵鑫已在接到手术通知的第一时间,将室温调高至25℃,并开启手术床上的热风毯,以弥补新生儿体温易下降的缺失。他采用超声可视化麻醉技术建立起中心静脉通道,用微量输液泵为这名不足1.5公斤的早产儿输液,麻醉成功,等待这名患儿的将是长达1个小时的剖腹探查手术。
16号手术间内,手足外科主任胡勇正在为69岁的刘大爷进行马蹄内翻足的畸形矫治手术。从儿时起就“内八”走路的刘大爷,手术前每走一步路都痛苦异常。胡勇和他的助手黄政采用阶梯型跟腱滑移延长术,为刘大爷保留了更宽的肌腱,这比传统术式增加了近1/3的宽度,术后患者舒适度大大增加。这项技术也是胡勇在国际上的首创,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国内外的临床手术中。胡勇介绍,如果不出意外,刘大爷经过手术,可以恢复常人的行走姿态。
13号手术间内,27岁的手术室护士王敏正在为医生递手术器材,这是一台肾移植手术。手术台上历来分秒必争,肾移植这样的大手术更不例外。王敏必须在第一时间听到医生的指令,在1秒钟内反应,再用1秒钟的时间,在60种共计180件的手术器械中,准确地找到医生需要的那一个,迅速地递给主刀医生。整个过程,不超过3秒钟。
麻醉医生刘东义已经在9号手术间的麻醉监护仪旁忙碌了10个小时,这是他今天的第二台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他负责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维持患者稳定的生命体征。此时,他感到有些困倦。他站起身子,眼睛紧盯着监护仪,向后倒退着走了几步,又走回来,连续几个来回,他成功地赶走了困意。
为了节省时间、加快手术周转,手术室外专门设立了小食堂,供医务工作者用餐。这也是院内唯一一个设在科室里的食堂。刚刚结束一例主动脉夹层常规手术的心血管外科医生徐长宪,正在这里吃晚餐,“多吃少喝”是他手术前一贯的用餐原则,接下来,他将在11号手术间进行一例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预计手术时长10小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此时,正是茶余饭后的休闲时光。但是,在手术室外的一个黑色沙发上,27岁的手术室男护士周明昊却陷入酣眠。今天,由于急诊病号增多,他连台上了5台手术,从早上8点到现在,已经持续工作近11小时。做手术室护士2年,周明昊已经练就了随时随地都能补觉“充电”的“功夫”。
夜色渐浓。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第二手术部的18个手术间中,26名外科医生、 8名麻醉医生、16名护士,仍在争分夺秒与病魔抗争。
在他们的眼中,黑夜与白昼,早已不再分明。
{{图/文:郝爱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