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

【齐鲁晚报】“无刀的手术”,介入医学进入新里程

 3月1日,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介入放射学教授Yancu Hertzanu抵达济南,开始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医学科为期1个月的客座教授工作,这是他在该院担任客座教授的第八年。八年来,Yancu陪伴并见证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医学科的飞速发展。

开专业之先:
  2002年成立全省第一家以“介入医学科”命名的科室
  所谓介入医学,是依靠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利用穿刺和导管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并以治疗为主的一门学科。在医学微创化和精准化发展的趋势下,介入技术在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这种形势下,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医学科于2002年应运而生,并下设门诊、病房等机构,这是国内成立较早的介入诊疗科室。
  “原来必须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现在只需要一个针孔大小的穿刺点就能完成,创伤小,恢复快。尤其是对于年龄偏高同时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由于身体无法耐受外科手术,介入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李玉亮说道。
  如今,介入技术在治疗肿瘤、外周血管疾病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多。其中,在肿瘤治疗方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医学科开展的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化学栓塞术、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CT引导下的微波/射频消融术等手段的联合应用大大延长了肿瘤患者生存期。
  在治疗外周血管疾病方面,覆膜支架置放腔内隔绝术、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经皮球囊扩张/支架置放术等技术可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静脉狭窄等疾病。
  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医学科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已成为山东省介入学界最具影响力的科室之一。同时,李玉亮担任山东省医学会综合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创技术之新:
  率先开展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胆总管结石的介入治疗
  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医学科目前开展的诸多治疗手段中,让Yancu最为印象深刻、赞叹不已的是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和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据李玉亮介绍,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是临床罕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平滑肌肿瘤,其生长方式类似恶性肿瘤,甚至长入右心房或右心室而累及心脏,具有潜在的致命性。
  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外科切除具有极高的风险,花费昂贵,死亡率高。山大二院介入医学科经过多年潜心论证,成功开展了世界首例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碘125放射性粒子被喻为体内伽马刀,可精准进行内放射治疗。”李玉亮告诉记者,该患者肿瘤已经消失,五年来没有复发。
  在山大二院介入医学科,碘125放射性粒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癌、肺癌、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等恶性肿瘤,取得了很好的局部控制效果。特别是在CT引导胰腺癌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方面,山大二院介入医学科积累了国内单中心、较大宗的病例数,经验丰富,在肿瘤局部控制和症状缓解方面,疗效显著。
  与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罕见不同,胆总管结石则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患者通常伴有剧烈腹痛、寒颤、高热、黄疸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出现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威胁患者生命。
  “介入医学出现前,胆总管结石大部分都是通过外科手术或ERCP治疗,但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而ERCP对于合并毕II式术后、胃肠道狭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存在手术禁忌。”李玉亮说道。
  为解决这一问题,山大二院介入医学科积极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术。李玉亮解释道:“即在局部麻醉下,通过穿刺肝内胆管,实施胆道引流的同时进行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将胆总管结石推入十二指肠内,风险小,恢复快。”
引人才之风:
  与国际知名专家展开深度学术交流与合作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医学科提倡科研与临床相结合,2013年建立了山东大学肿瘤介入学研究所,与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开展科研协作。科室人员多次赴美国、欧洲、韩国等地参加学术会议,发表演讲或参与主持。同时,李玉亮主任担任《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SCI收录)中国区副主编。
  作为介入医学科聘请的国际知名教授,从2011年开始,Yancu每年都会到这里交流,全面参与介入医学科的各项工作,和介入医学科医护人员共同探讨学科前沿、共享科研成果、交流临床经验。
  自今年3月1日以来,Yancu为介入医学科医师举办了多场专题学术讲座,并主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而且,Yancu还面向全院医师,进行骨肿瘤、骨转移瘤、纵隔肿瘤及血栓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介绍国外先进的介入治疗学理念,进一步提升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治疗水平。
  截至目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医学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计划等3项,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4篇),主编和参编著作3部。
  “对患者负责,就是努力用最少的花费,通过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着这样的理念,李玉亮一直重视科室医护人员培养,“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未来我们将在人才培养方面推出更多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领行业之未来:
  牵头搭建全省介入医师发展交流平台
  “中国的介入医学,尤其是包括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医学科在内的省级及以上医院,在技术和设备层面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访中,Yancu一再表达了这一观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山东省的综合介入医学水平,23-25日,山东省医学会综合介入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次综合介入医学学术会议在济南举办,本次会议由山东省医学会主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承办。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40余名,参会代表人数超过300人,李玉亮当选山东省医学会综合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会议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发表主旨演讲《精准防治、治愈癌症》,介绍了精准医学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介绍了外泌体分子标志物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现状;韩国成均馆大学三星医学中心教授Hyunchul Rhim应邀发表“Lessons learned from 20 years experiences of RFA of HCC”的演讲;Yancu Hertzanu介绍了血管肌脂瘤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李玉亮以“经皮经肝治疗胆总管结石进展”为题,介绍了介入医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的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技术流程和相关经验。
  本次大会共举办64场学术讲座,涉及介入医学科、血管外科、普外科、消化内科、肿瘤科等相关专科。大会的顺利召开,提高了山东省综合介入诊疗的规范化水平,为介入医师搭建了发展交流的平台,显示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医学科在综合介入诊疗方面的领先水平。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