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33岁河北小伙命悬一线, 重症医学科ECPR技术让患者重生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采用ECPR(CPR+VA-ECMO)技术,经过5天5夜的奋战,成功抢救了一名爆发性心肌炎、重症肺炎、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的患者,把这名33岁的河北小伙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在北京工作的33岁河北小伙,受凉后出现了发热、咳嗽、胸部不适等症状,到北京某医院就诊,化验提示心肌酶明显升高,是正常值的700倍!患者回河北后持续发热4天、病情加重,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9月19日,到山东省德州市某医院就诊,诊断为重症肺炎(肺CT示重症肺炎)、重症心肌炎。由于病情太重,当地医院把患者转到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入重症医学科。
经过全面检查和评估,患者被诊断为死亡率极高的爆发性心肌炎、重症肺炎、心源性休克,病情极其危重、不能平卧、呼吸急促、氧合指数不足100(正常人为400至500)、血压低,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吸纯氧)、CRRT、升压药等积极治疗,病情一度相对平稳。但次日8时5分,给患者做心脏彩超,发现心脏只有蠕动没有收缩,患者心率从120次/分快速下降至36次/分、意识丧失、血压测不到。医护人员立即对该患者不间断地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推注强心针,但患者的生命体征仍难以维持,命悬一线。
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承恩、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魏峰涛等专家紧急讨论,决定立即为患者实施VA-ECMO治疗。ECMO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成功为患者实施VA-ECMO,暗红色的血液从患者身体流出、鲜红的血液流进患者体内,但ECMO的成功运转,还有一个个难关得去攻克。
首先是出血关,ECMO整个过程需要充分抗凝,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全身各处都可发生出血,该患者心脏按压时间长(3小时),ECMO开始前心包内有出血,心包出血增加将发生心包填塞,这是对医生抗凝治疗水平的严峻考验。第二是恢复患者的脑功能,一般情况下大脑血流中断4分钟以上,脑功能就难以恢复,而该患者心肺复苏时间长达3小时。第三是恢复患者的心功能,由于该患者心肌损伤时间长(1周以上),再加上心脏按压时间长、呼吸衰竭导致心脏缺氧等因素,直至ECMO治疗15小时后,患者心脏才开始出现收缩迹象。第四面临严重肺感染问题,肺功能好坏对心脏的恢复影响很大。最后还要避免感染并发症。
为确保治疗期间患者能得到全方位的治疗与监护,马承恩带领团队成员5天5夜给予全天候陪护,24小时坚守,严密检测各项指标,患者的异常情况都得到了及时处理。经过127个小时的奋战,患者的心脏功能逐渐恢复,经全面评估,认为可以撤除ECMO。9月25日晚,由血管外科医师采用先进的血管缝合技术,为患者拔除了直径6MM的股动脉导管。至此,该患者的ECMO治疗顺利完成,患者的心功能、脑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此次成功抢救,得益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多科室团结协作,也体现了重症医学科综合、全面、高超的抢救水平和ECMO团队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医术。
{来源:重症医学科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