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外科

【科室动态】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医院首例TAVI手术


12月20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联合心血管外科、麻醉科、影像医学中心、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学科顺利完成医院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这标志着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在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心内1_副本.jpg

患者为77岁老年男性,近三年经常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症状,于当地医院反复住院治疗,病情未见好转,于是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就诊,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返流,并且合并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慢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肺炎。

科室主任鹿庆华多次组织病例讨论,认为该患者高龄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差,如不手术,症状将持续恶化。但该患者合并症多,不能耐受传统的开胸体外循环下外科换瓣加冠脉搭桥手术,决定对其实施经皮TAVI+PCI术。

经过缜密的术前组织,12月2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的指导下,鹿庆华带领医院TAVI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这也是医院首例经外周动脉TAVI+PCI手术。患者全麻后,放置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先行PCI处理右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处,顺利置入1枚支架,后行TAVI手术,在快速起搏180次/分下,球囊扩张狭窄的主动脉瓣,根据CT测量主动脉瓣环直径及瓣周结构,选用Venus人工瓣膜,在快速起搏和造影辅助下,逐步释放瓣膜。经胸心脏彩超及主动脉根部造影显示,介入人工瓣膜形态、位置、启闭满意手术顺利完成。术后1小时拔出气管插管,在重症监护室监护1晚后,患者次日清晨转回普通病房,目前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已开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

据悉,TAVI是通过导管将人工主动脉瓣膜放至主动脉根部,替代原有病变主动脉瓣膜的技术,不需要体外循环,作为瓣膜病治疗领域的里程碑,是心血管专科的前沿技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越发常见,然而通常高龄患者,合并症多、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开胸手术及体外循环的创伤,而TAVI手术不用心脏停跳和体外循环,为外科手术高危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成功开展该技术,标志着医院心血管治疗技术迈向新的台阶,同时彰显了多学科团队(MDT)密切合作的力量。

{作者:王文珂 来源:心血管内科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