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结直肠肛门外科成功开展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术(ISR术式)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成功完成一例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术(ISR术式),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正常饮食及排便。
患者张某系一名中年男性,因“便血”于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及家属保肛意愿强烈,辗转省内多家三甲医院均告知,无法保肛,后入住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肛诊、肛门镜检查结果显示,进指约3cm可及直肠右侧壁质硬肿物,直径约2cm,活动度差,肿瘤下缘距齿状线约1cm;肠镜病理回报显示,中分化腺癌;结合影像学检查术前分期显示CT2N0M0。
患者肿瘤距肛缘非常近,保肛意愿强烈,经科室讨论评估后,由主任王建新、副主任禹化龙团队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术(ISR术式),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示上、下切缘及环周切缘均未见肿瘤,手术效果理想。
常规的保肛手术,要求肿瘤下缘距肛缘至少5cm以上,而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可以将保肛距离拓展到距肛缘2-3cm,被称为极限保肛术式,适用于无肛门外括约肌侵犯的T1-3肿瘤。该术式可以使低位直肠癌患者多获得1-2cm的远切缘和2-5mm的环周切缘,从而使部分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免于切除肛门的痛苦,同时达到满意的肿瘤学疗效。ISR手术属极限保肛,需要手术团队熟练掌握盆底解剖、低位直肠及肛管解剖,手术难度极高。腹腔镜下ISR在保肛的同时,兼有微创、快速康复的优势,是目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最先进的术式。
结直肠肛门外科团队不断加强先进理念、技术的学习及培训。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结直肠肛门外科在直肠癌极限保肛手术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作者:刘贞吉 来源:结直肠肛门外科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