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肛门外科

【科室动态】结直肠肛门外科成功治疗一例“P-J息肉综合征”患者


近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成功治疗一例“P-J息肉病综合征”致回盲部巨大肿物并小肠多发肠套叠的患者。

患者为一名55岁的男性,“发现结肠息肉20余天”来医院治疗,血红蛋白89g/L病理科会诊提示考虑P-J息肉病消化内科为其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术中发现回盲部一直径约5cm巨大息肉,呈分叶状,内镜下无法切除腹部CT可见小肠多发息肉并套叠征象。患者转入结直肠肛门外科,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见回盲部肿物,直径约5cm,小肠全程共扪及7处小肠肿物,可见小肠肠管多处套叠,1处小肠浆膜受累遂行回盲部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小肠息肉切除术。术后病理支持“P-J息肉”诊断,各息肉未见恶变。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按期出院。

P-J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病,是由皮肤粘膜黑斑合并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很高的外显率男女均可携带因子,约有30-50%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是本征的2大特征性表现。胃肠道息肉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常呈多发性,以小肠多见,在胃、大肠、阑尾腔也有生长。胃肠道息肉所引起的长期腹泻和便血可导致贫血;当息肉发展成大型息肉时,可发生肠梗阻;也可因息肉过多或息肉牵拉引起肠套叠,有时还可并发直肠脱垂。P-J息肉与腺瘤性息肉有相似的恶变几率,对于肠镜下难以切除、怀疑恶变或引起肠道套叠梗阻的病变给予及时、恰当的手术治疗,在本病的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

山大二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一直致力于肠道疾病的精准化、规范化、个体化、微创化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省内广受赞誉,并获得患者的广泛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结直肠肛门外科必将立足本职专业,发挥科室优势,为“健康山东”保驾护航

{作者:金镭 来源:结直肠肛门外科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