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与肿瘤微创治疗科

【医院新闻】李玉亮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行业顶刊Radiology发表并配发述评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医学科李玉亮教授牵头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论文“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 versus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for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在行业顶级期刊Radiology(JCR1区TOP期刊,IF=11.105)发表,并获国际著名介入放射学专家配发述评。该论文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为通讯和第一作者单位,李玉亮、刘斌分别是本文的独立通讯和独立第一作者。

据悉,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内窥镜下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和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 PTPBD)。在临床实践中,ERCP常被视为标准治疗方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PTPBD手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适应证广、患者耐受性好等优势。自2016年8月以来,李玉亮教授牵头组织了PTPBD与ERCP对比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首要研究终点是技术成功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曝光量、手术相关费用和结石1年复发率。本研究共有省内外20家单位参与,纳入了531例患者。研究发现,与ERCP相比,PTPBD技术成功率和结石1年复发率无差异,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相关费用低,曝光量略高。亚组分析及倾向性匹配评分表明,PTPBD更适用于低心肺功能储备、合并上消化道解剖结构异常(既往毕II式手术史、乳头旁憩室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结石直径较大的患者。

 图1_副本

 图2_副本

图3_副本

图4_副本

国际著名介入放射学专家、胃肠放射学会主席Eric vanSonnenberg教授和Peter R Mueller教授以“胆总管结石:介入放射学医生持续创新(Management of Choledocholithiasis: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sts Continue to Push the Envelope)”为题,在同期杂志对本研究进行了述评,并高度赞扬了李玉亮团队的工作。他们认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多学科的治疗方法,始终以每位患者的最佳利益为重,通过系统总结了PTPBD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优点,加深介入放射学医生对该项技术的理解,并使患者获益。

图7_副本 

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工作量巨大、耗时长,各项指标要求非常严格,证据级别很高。本项成果被Radiology接收,充分体现了李玉亮教授团队在临床研究方面的实力。截止目前,围绕胆石症介入治疗,李玉亮教授团队已发表SCI论文9篇、中华系列期刊论文4篇,出版《胆石症介入治疗学》专著1部(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力地促进了PTPBD技术在国内外的推广,造福了广大胆石症患者。

论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060938/

述评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060943/


{作者:刘斌 来源:介入医学科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