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大众日报】党建助推深化医改 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创新党建工作纪实

2019-02-12 10:27:36

2018年,“弱冠之年”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一个个暖心故事接连涌现:半蹲一小时为手术患儿播放动画片的护士张慧,跪地施救跳河轻生女的护士吕凡,客串“接生婆”紧急助产的甲状腺外科医生刘佳宁,勇扶跌倒老人并垫付医药费的麻醉师雷丽恰,列车上紧急施救的大夫朱晓波、王若义等,显示出三甲医院应有的活力和责任感,被称为“有温度的医院”。
  6月,“致信2035活动”对高考作文的“押题”成功,更将社会关注热度推到了高点,医院公众号单贴当日点击量突破100000+,来自各方的咨询电话、社交聊天问候,带着好奇、赞许、惊羡……
  “暖心事迹的井喷式涌现有偶然,也有必然性,是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医院章程,用党建助推深化医改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袁魁昌告诉笔者。
  近年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以党建为抓手,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以党的建设激发活力、增添新动能,保证医院高质量发展,切实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的公立医院新型党建之路。
  目前,医院拥有编制床位2600张、开放临床医技科室68个,职工3300余人,其中5名泰山学者,38名博导,64名硕导,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三次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6版-wps图片.JPG

方向引领
聚焦高质量发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统筹把握。近年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坚持党的建设与医院改革发展同步谋划,紧密结合医院实际,着力在“领向、聚力、润情、保稳”4个方面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通过“带班子、搭台子、铺路子、喊号子、解扣子、补漏子”的“六子”方法,使党建工作与医院发展相统一,推动医院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领导班子团结,维护职工思想稳定,确保稳中求进。全体班子成员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班子的团结和谐,党政分工不分家,党委对行政“指导不指挥、督促不干涉”,支持院长在党委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院领导在分工的基础上实行AB角制度,相关工作A角为主,B角为辅,加强协调配合。
  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提高班子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连续多年实行“院领导联系科室制度”“职能部门负责人联系科室制度”“院领导接待日制度”“院领导查房制度”等,密切了领导、职能部门与临床一线的沟通与交流,畅通了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方向引领,搞好能量转换,聚焦医院高质量发展。袁魁昌分析认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是我省仅有的两家委属医院之一,也是国内首家新标准下通过评审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具有很高的发展势能,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强基蓄势,促进其向发展新动能的转换,将是医院党委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加强基础建设、床位数、员工数等领域的投入,不断优化科室布局,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人才、教学、科研全面发展,推动医院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学中心稳步迈进。
  前不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托管运营的济南善德养老院被评为首批“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健康中国、健康山东战略成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奋斗新方向;先后与省内26家县、市级医院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积极探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思路。
  家国天下,党建为魂。发挥党委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方面的领导作用,将“二院梦”对接“中国梦”。2016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党委,在第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医院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四型一化”发展理念。
  第一个百年,医院部分学科达到或接近国内一流水平,为整体达到区域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国际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医学高地奠定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第二个百年,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学中心。“四型一化”发展理念即综合型、特色型、引领型、人文型和国际化。
  引导好青年,党建就把握住了未来和方向。据袁魁昌介绍,2035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节点,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2017年春节后,医院团委发起“致信2035活动”正式启动,以“致信2035,立足当下,畅想未来”为主题,号召全院35岁以下青年职工,给2035年的自己写一封信。并专门举行“封签”仪式,用定制信封将收到的1199封书信盖章封签后,存入医院综合档案室,至2035年5月4日由本人开启。
  活动使青年职工加深了对医院顶层设计的理解,增强了职业自豪感和对国家发展的自信心,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主动将个人命运同医院发展、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自觉提高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道德标准,党委的方向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无缝覆盖
筑牢基层组织堡垒

  强基固本,筑牢坚强战斗堡垒。袁魁昌认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增进干群关系,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指导督促与检查。党员领导干部(党委委员)采取轮转方式,深入党支部、科室调查研究,和干部职工谈心谈话,广泛听取意见,掌握思想动态,了解工作情况,不断建立医院党委委员与基层党支部有效沟通机制,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根据医院制定的《党支部委员手牵手联系党外专家制度》,山大二院每个党支部委员联系1至2名相关科室党外专家,切实发挥党支部密切干群、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党支部建设从科室延伸,让每个基层堡垒都熠熠闪光。将原有10个基层党支部,按照专业相通、工作区域相近,党员人数和支部覆盖科室等综合情况,重新划分和调整为20个,把党支部建到每个科室;根据实际需要,在对口帮扶健康扶贫队伍、建筑工地等,工作开展到哪里,临时党支部就延伸到哪里,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力提高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抓基层、强基础,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政治功能,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每个党员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医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严把党支部书记“选配关”,实施“双向培养”“双带头人”培养,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将政治坚定、熟悉党务工作、个人业务出众等综合素质高的人员选配为党支部书记,让基层堡垒坚实有力。现任党支部书记中,科室主任、护士长的比例达到80%,高级职称占比65%,硕士以上学位占比75%。
  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指导,充分利用学校各类培训、会议培训、专题辅导等形式,提高理论修养,通过承担职工考核工作、进行支部年度考核等压担子、给任务,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在医院新一轮中层干部调整中,有4人是从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中选拔出来的。同时,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各党支部努力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继续重视在高学历、高职称群体中发展党员,积极组织实施“双培工程”,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专家,把专家培养成党员。
  改善支部书记工作条件,加强党员活动场所建设。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建立支部书记办公室,配齐办公设施和组织工作基本丛书,每年提供支部活动经费2万元,为支部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提高基层党支部战斗力。同时实行支部书记岗位津贴制度,对于不担任科室主任、护士长职务的支部书记,医院按副主任待遇给予津贴。
  推行支部活动项目化管理,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每个党支部委员联系1至2名相关科室党外专家,让党支部成为专家教授的精神聚焦点,切实发挥党支部密切干群、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医院急危重症党支部开展“践行博爱之情,开启爱心之旅”小额基金救助活动,党支部建立小额基金,遇到前来就医的轻症急诊患者无钱就医的情况,就用小额基金先行帮助患者垫付,使病人得到更快更及时的救治,后续患者再将借款返还党支部;针对特别贫困无法返还的,党支部将按照支部规定进行垫付。活动开展仅一年,支部就帮助了上百例急诊患者,对于传送党的温暖、建立新型医患关系、树立医院良好形象产生了积极影响。
  各个支部开展的党员联系困难患者活动,由每个党小组联系1—2名困难患者,定期家访,为他们提供医疗咨询、护理帮助等服务;还有党员挂牌上岗活动、关心慰问困难党员和离退休老党员活动等。以上创新性活动的开展,为助力医院着力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党建工作与医院综合改革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健全互相推进,在医院上下形成思想统一、理念统一、目标统一的发展势头。
成风化人
永葆党员先进性

  提升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对党员的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做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树立正能量导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医院职工之间、医患之间形成情感的共鸣,建设“有温度的医院”。
  提炼出“仁、义、智、勇”二院精神,既蕴涵历史传承,又体现时代精神。2017年,正值医院开诊20周年,医院编辑了反映医学人文传承的书籍《医者风范》,并策划了“开诊20年建设发展功勋人物”表彰活动,表彰了陈雨历、孙嘉珍、许纯孝、张庆林、王树春5位为医院建设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广大党员医生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立足本职、尽责担当,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干出了党员的样子,彰显了党组织“主心骨”和党员“排头兵”作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纷纷“点赞”。
  3月19日,一张照片悄然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内部传播,照片上一位头发花白、身着病号服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床边坐着一位拿着诊疗资料的年轻小伙,老人正一只手举着一张X光片,一只手指着片子给身旁的小伙子讲解。
  老人正是医院76岁的老党员陈雨历教授,刚刚做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4天,本应处于绝对卧床恢复期的他,护士刚刚撤下输液袋,就忍着疼痛,将门诊开到了病房。
  “病人的病情等不得!作为医生,不管什么时候,门都应该对患者敞开着!”陈雨历教授的话语和行动,鼓舞着年轻职工继续弘扬传承“仁、义、智、勇”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两条线”管理确保党员先进性。2017年初,医院党委发动全院职工讨论,分别以“引领线”和“底线”,划定党员医护人员行为最高和最低标准,进一步强化了党员身份意识,提高了党员政治觉悟,唤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更加激发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责任感使命感。
  “引领线”,用身边的先模典型树立好标杆。通过评优选先、表彰先进等方式,挖掘塑造身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优秀典型,推进医德医风建设。医院党委在全院发起向“光明行 手足情”团队、援子洲医疗队等团队示范事迹深入学习的决定,树立“责任至上、患者为先”医德风尚。
  “底线”划定禁止行为圈。医院党委在全院党员中广泛征集、反复讨论的基础上,汇总整理出27条党员不合格表现“负面清单”,作为党员日常行为表现的“底线”。党员干部自觉对照清单,言有所禁、行有所止,更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推出医德考评“一票否决”,将医德表现与医务人员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和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使党风廉政建设、医德建设更紧、更实。
  成风化人,让党员先进性彰显。2016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率先启动对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6月30日,第一批由儿外科、神经内科等5位专业骨干组成的医疗队奔赴子洲,在由三名党员组成的临时党支部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精湛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式,引入当地医院,并使其较预定时间提前三年,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初步实现当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的健康脱贫目标。
  支部强起来,党员动起来。在党组织的有效引领下,广大党员倾情奉献、服务人民群众。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光明行 手足情”公益团队,自2014年起,先后到青海海东市、山东抗战老区台儿庄和临沂、新疆喀什和乌鲁木齐、陕西子洲、山东烟台菏泽等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为600余例白内障患者和手足畸形患者免费手术,被评为“省级最美健康守护者”。
  党员医生扛起更多的责任与担当,真情服务患者,回馈社会。2013年3月,神经外科专家顿志平赴乌鲁木齐执行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任务,得到受援单位和科室同志的一致好评;2016年3月,泌尿外科专家葛南作为中组部第八批援疆干部,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执行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任务,被评为“第八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今年3月19日,骨外科专家刘中浩和影像科专家杨玉海两位党员,作为中国(山东)第十七批援塞舌尔医疗队队员,接受集中脱产培训。近年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共有6位医生参与援疆、援藏任务,其中4位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
  
  号角声声催征人,牢记使命在担当。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党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奋力走在前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