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姜玉华领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肿瘤防治,上榜胡润·中国好医生
癌症,一个很多人闻之色变的词语。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显示,我国每天约1万人诊断癌症,每分钟就有约7人确诊患癌。癌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一场严酷而持久的抗癌战争正在进行。
姜玉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位列《2017胡润·中国好医生榜》济南肿瘤科榜首。二十多年来,作为众多肿瘤患者心中的“生命救星”,他和他的团队不断向疾病发起挑战,与死神争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正所谓医者仁心,在治病同时,他还坚持为患者疗心,治疗过程中不仅处处为患者省钱,更常常自掏腰包支援患者生活。
一封封感谢信伴他前行
“对不起,病房住满了,让你先在走廊里住着!”日前,记者来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肿瘤防治中心病房时,姜玉华正在查房。
姜玉华的一句“对不起”,刹那间温暖了住在走廊加床的患者刘先生。查完房回到办公室时,一封感谢信悄然出现在桌上。“我是410病房10+2的患者,从3月12日入院以来,目睹了贵院所有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尤其是对病人的态度,对待走廊里的患者更是关爱有加……”
像这样的感谢信,姜主任抽屉里已经堆了一沓。
“住院一个多月来,得到姜玉华主任带领的肿瘤中心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认真护理,先自我感觉好转,真心感谢你们给了我恢复健康的信心!”
“自入院以来,在你们的帮助下,我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我不会华丽的辞藻,但不说出来,又如有鲠在喉,不吐不快……”
“我父亲住院以来,我们深深感受到咱们这里‘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你们让我们在面对疾病时有了温暖的感觉。”
或打印、或手写,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里,满是对姜玉华及其团队的感恩。对于患者的这份信任和感恩,姜玉华更是珍惜,每一份、每一张,他都小心保管着。
此前,也有患者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悄悄给姜玉华塞红包,但在姜玉华看来,不收红包是做医生的底线,他让护士帮忙把红包打进了患者的住院账户里。这样的事情不罕见,但姜玉华坚决拒绝的态度在病友之间传播开来,于是,他们就用这样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感谢。
患者之间的口碑相传,亦是姜玉华不断前行的动力。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姜玉华被分配到齐鲁医院工作,当时的专业是儿科。目睹临床中很多肿瘤患者被折磨的苦楚,1996年,他向肿瘤发起挑战,转行到了肿瘤专业。这一干,就是20多年。不记得有多少次四处求医无望的患者找上门来,被他续写生命的奇迹;不记得有多少个逝者的家属,回到医院看望他表达感激之情……
2010年,姜玉华离开齐鲁医院,来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组建肿瘤防治中心。当时仅有五六张病床,而如今59张正式床位已经加床加到120张,八成以上是外地患者,还有患者在外面等着住进来。
肿瘤治疗讲究个性化
市民尹先生在2017年9月被诊断为食道癌,10月份慕名找到姜玉华治疗,经过近半年的医治,让他原本有些绝望的心情逐渐好转起来,“原来癌症真的可以被打败。”
“我在北京、上海的医院住过,也在济南别的医院住过,来了这儿,再也不换了!就在这里安心治了!”患了消化系统肿瘤的齐先生在这里已经住了三个多月,起初来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短短一周时间就改变了想法。
姜玉华告诉记者,随着肿瘤诊疗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癌症已然不再是不治之症。不过,临床实践证明,单一的治疗方法都常难以取得最佳的肿瘤治疗效果,绝大多数肿瘤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
所谓“综合治疗”,并不是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的个体化治疗集合体,是一个系统的治疗过程,需要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学科有效协作,才能顺利完成的治疗过程。
“综合治疗绝不是大而全的治疗,它更意味着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治疗。”姜玉华强调,肿瘤综合治疗时代更强调“个体治疗”,需要根据病人的机体情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等具体特征,选择和制定最优治疗方案,处理好“正”与“邪”的关系,实现肿瘤抑制和保护病人机体的统一,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比以前,除了做好一名医生,姜玉华还要投入精力在团队的管理上。“在肿瘤综合治疗的时代,要求肿瘤科医生也要尽可能地全面地掌握各种临床知识与技能。”姜玉华说,不能守着“旧资料”看“新病”,他要求整个团队多走出去到高水平专科医院进修学习增长见识,也要把院外知名专家、教授请进来,进行学术讲座,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他建立了科内医师微信群,经常把看到的好的理论研究与团队分享,在年轻大夫对治疗方案犹豫不决时集思广益,悉心指导。
心理辅导也是治疗良方
纪女士是姜玉华的老病号了。两年前,在发现身患癌症后,她心情非常低沉,在被家人送到医院之后,依然拒绝吃药。家人无奈之下,找到姜玉华帮忙。姜玉华就像亲人一样开导她,并给她举了很多成功治疗的例子,让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平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有什么担忧,只要和姜主任聊一聊,一定会重新获得信心。”患者孙先生告诉记者,在非常客观科学的医疗手段之余,姜玉华同时将意志力灌输给他们,这病友们普遍感觉,自己真的能够越来越好。
“癌症病人一般都有怨社会、怨医生、怨命运的心态,凭什么就我得了这个病?作为医生,不仅要会看片子,还要了解病人的心态。要理解他们,要给他们希望,把病人当自己人看待,而不是赚钱的机器。”姜玉华指出,40%-50%的癌症患者患有程度不一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很多患者在心理上极度恐惧,无法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但是,人的情绪也是可以“治癌”的,心理辅导是治疗癌症的一剂良方。
姜玉华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他的带领下,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全体医护人员会从各个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在这里,患者是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主治医生。从入院到出院都有一位固定的护士负责,即使负责护士休班,代责护士也是固定的。这样不仅是有利于医生、护士了解患者的病情,针对出现的情况可以快速做出反应,同时也可以充分顾及到患者的心理,保持情绪稳定。
除此以外,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全体医护人员还进行了心理治疗培训,并采用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运用语言、表情或行为及一些精神类药物,用热情和微笑帮助患者改善或消除心理病理状态。
忙于网上答疑,午饭时间也被挤占
“我们是农村家庭,几年来,看病住院已使家里毫无积蓄甚至四处举债。姜主任没有因为我们穷而低看我们,不仅减免了一些治疗费用,把治疗用药尽量安排在医保报销的范围内,还在查房时硬塞给我500块钱作为生活费。”孟女士三年前被诊断为肺腺癌,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也曾想过放弃治疗,但姜主任的仁爱之心给了她莫大了鼓励。
医术精湛的医生或许不少,医术精湛同时医德高尚的人就非常可贵。在姜玉华这里,患者不需要检查的项目,绝不进行重复检查;能用便宜的药物,坚决不用昂贵的药物。从其他医院转来的患者都知道,在姜玉华这里治疗不仅效果好,还能省下三分之一的治疗费。
“都是要命的病,等不得,尽量让病人住下来。”在接到一个急需住院的患者家属电话后,姜玉华立即协调床位,让患者能尽快住下来,安心治疗。
忙碌的工作之余,姜玉华还积极参与患者的线上问诊。每天早早到医院,中午吃饭的时间也要挤出来,在网上回答患者的咨询。近日,他又开通了电话咨询服务,网站方面提出要给他一部分费用,他却希望网站能够让自己免费回答。“有些患者一时到不了医院,通过线上问诊,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至少可以少跑这一趟不是!”
去年,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2017胡润·中国好医生榜》,上榜的5838名医生来自中国的20个城市、30个科室,从12000名候选医生中评选而出,而候选医生名单由346名国内顶尖医学专家(其中院士5名,国家级协会领导、三甲医院院长、副院长占比达53%)共同提名,并通过医生互评、专家评议和患者口碑三个维度对候选医生打分。在济南的肿瘤科好医生排行榜,姜玉华名列榜首。
从医三十载,姜玉华从未休过假。高负荷的工作、绷紧的神经、被忽略的家庭生活,这就是姜玉华的日常。每天像个高速运转的“陀螺”,累到腿部肌肉神经疼痛,甚至不能像常人一样坐着。姜玉华说,有时他也想歇歇,可络绎不绝的病号、满怀期待的家属、一天都不能耽误的病情,令他别无选择。“我休息了,病号怎么办?”
相关新闻
《济南日报》巨报展|奔赴新二院时代!擦亮“三张名片”,推进“一院三区+”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目标...
【中央电视台】关注安宁疗护服务 打造三级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p> 【中央电视台】关注安宁疗护服务 打造三级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p>
【山东电视台】陈维秀:九岁男童每日大便失禁数次 元凶竟是“便秘”
<p>【山东电视台】陈维秀:九岁男童每日大便失禁数次 元凶竟是“便秘” < p>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