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明德至善佑民生 青春建功新时代——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中心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纪实
“匆忙的脚步、急切的问诊治疗、与生命赛跑、和死神抢人……”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山大二院”)急诊医学中心,“时间就是生命”在这里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患者的危急情况、家属的恐惧紧张、无数的生离死别,衬托出生命的可贵,也见证了急诊人对健康事业的执着追求。
从医的初心和誓言,督促这支队伍在挽救生命的战场一路前行。继荣膺天桥区、济南市、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后,日前,山大二院急诊医学中心收获了国字号荣誉——“全国青年文明号”。
前进永不止步,荣誉实至名归。创立于1997年的急诊医学中心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已不再是过去的“分诊科”和“中转站”,而是依托雄厚的科研、技术能力及高精尖设备,秉承“明德至善,护佑民生”的理念,融合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等功能于一身,可以对急、危、重症患者实行“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形成了独特的步调紧凑的医疗诊治体系,树立起业内典范品牌。
品牌之路 实力诚铸
急诊是医院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名片。
山大二院急诊医学中心每年就诊量9万人次以上,接诊抢救的急危重症病人包括心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各类急性心功能不全、致命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危重症、各类休克、多脏器衰竭、电击伤、各种中毒、严重创伤、复合外伤等重危病人,抢救成功率已达国内同级医院先进水平。
2018年12月,一名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转入急诊中心,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及乙型肝炎病史,入院时意识不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科室医务人员立即给予心肺复苏,5分钟后心跳恢复,但仍无自主呼吸,陷入昏迷、休克状态,收入重症监护室。“我们不知道他的来历、身份,想的只是如何把病人救活。”该中心护士长王兴蕾说。
治疗期间患者病情反复,因吸入性肺炎致肺部感染严重,住院半月昏迷不醒。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治疗,终于在入院第19天时,患者意识开始恢复,肢体出现自主活动,生命体征稳定,相继撤除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最终患者顺利出院。
“这里充满着挑战和未知,肩负着沉重的责任,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分神。”在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姜笃银看来,病人类型复杂,病情瞬息万变,生命随时可能消逝。
苦练内功是个“慢功夫”,为此,急诊医学中心坚持定期举行各种形式岗位练兵活动,先后获得全国护理技能大赛金奖、全国针刺伤防护比赛一等奖等数十项奖项。
这里有病人面对死亡的残酷,也有医护人员奋力抢救、重树信心的温情。
产后十个月的燕子不慎溺水,意识丧失,由当地医院转至山大二院急诊医学中心。在保证治愈躯体疾病的前提下,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医护团队时常开导她,以“燕子李三”“燕子三抄水”等与燕子有关的词语逗她,最终燕子一扫低落情绪,对生活、愈后充满信心。6天的抢救和系统治疗让她与医护人员结下深厚感情,不仅挽回了她的生命,还让她重新看到生活的美好。
大行德广“救”在身边
一万元钱能救多少人?在山大二院急诊医学中心,这笔看起来不算多的钱,一天最多能让几十人受益!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发现,遇到网络不好时,有的患者无法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到诊疗卡里,还有些病人出门着急没有带钱,影响了救治。急诊医学中心所属的急重症医学党支部的党员们凑了3000元,帮助非绿色通道、有民事能力的非重症病人和家属周转,保证了患者到院后第一时间把能先开展的检查项目及时开展起来,之后患者再把费用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额扩展到了1万元。这个不起眼的“小额资金救助项目”起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帮扶患者周转治疗费、解决燃眉之急,而且还防止了无过失医疗纠纷的发生,极大缓和了医患关系。
绿色通道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突出了“急”的特点,达到了“救”的目的。2018年底,一名22岁的大学生溺水后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ARDS、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给抢救治疗带来极大难度。山大二院急诊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通力合作,“一站式无中转”的多学科急救服务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展现了山大二院抢救急危重病人的高超水平和精湛技术。
为尽可能地节约抢救时间,急诊医学中心注重卒中、胸痛中心精准治疗建设。去年,投入1500万元率先在华中地区引进移动脑卒中救护车,实现就诊提速,急救前移。“通过‘移动卒中单元’优化院前分诊,可使治疗时间和效果加快数倍。”姜笃银告诉记者,“移动卒中单元”上搭载了CT设备,脑卒中患者一进入移动单元就能进行CT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进行临床评估,如果符合治疗标准就可以立刻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相当于一个“移动急救室”。这一“移动急救室”将把打通脑血管的“战场”从医院前移到救护车上,显著缩短确诊时间和溶栓时间,提高脑卒中的有效救治率。
像这样方便群众服务社会的事例在山大二院急诊医学中心不胜枚举:医护人员临时客串“爸爸妈妈”,工作看娃两不误,温暖事迹被央视报道;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该中心医生郝学喜前往陕西子洲人民医院进行帮扶;响应团中央号召,该中心定期开展开放周、助千家帮扶活动,为马塔留守儿童捐助冬衣、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对糖尿病并发截肢、尿毒症的“三无人员”不离不弃,关怀照顾5年直至临终;一个从兰州走失到济南的病人,被送到医院时因为脑血管病一直昏迷,身边无亲无故,医护人员照顾了他足足三个月直到他苏醒后说出家人的联系方式……
投身公益 青春榜样
自成立之初,山大二院就提出了“全员志愿”的目标,人人都是志愿者。繁忙的工作丝毫没有削弱山大二院急诊人的青春活力。作为心肺复苏方面的“国字号队伍”,他们启动了心肺复苏全民普及活动,十余年来已成功培训上万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全民急救意识与水平。
2018年9月29日,山东大学和山大二院共同发起全民普及CPR志愿活动,今年寒假期间举办了首期医院职工子女假期急救技能培训班。急诊医学中心利用模拟人教具一对一指导孩子完成每一个救护动作,开创了急救普及“1家1”的理念,即将急救知识传授给家人,再由家里普及到社会,以点带面全面普及,掀起“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新高潮,实现拯救生命共享健康的目标。
献血献爱心、植树种希望、科普传健康、支援汶川灾区……他们频频用切实的公益行动回馈社会。
如今,这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特种部队”拥有医护人员145名,35岁以下的占70%。在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内强素质、外树品牌,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科室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在施展才华、追逐梦想、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上,写下了青春的骄傲。
面对刚刚荣获的“全国青年文明号”这项荣誉,姜笃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绝不让一条生命轻易地溜走,是我们的信念。荣誉,是对我们技术的肯定,更是对信念的嘉奖。”
“2014年,我们获评‘山东省青年文明号’。2019年1月10日在山东省卫生健康系统2017-2018年度青年文明号答辩会上,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该中心副护士长赵丽娟说。
光环背后的付出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面对生死攸关的时刻,患者及家属面对疾病时的焦虑和紧张,我们可以理解。”工作中的危险时刻时时存在,被患者家属误解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对医护人员来说,只要是病人,就得全力救治;只要接到命令,就要第一时间冲在前面,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
生命之托,永不言弃。对姜笃银和他的团队来说,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是团队事业发展的新起点。风帆正劲,征程在即,唯有勠力同心,成为全国行业的潮头兵、领头雁、风向标,才能无愧于青春岁月,无愧于初心使命。
相关新闻
《济南日报》巨报展|奔赴新二院时代!擦亮“三张名片”,推进“一院三区+”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目标...
【中央电视台】关注安宁疗护服务 打造三级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p> 【中央电视台】关注安宁疗护服务 打造三级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p>
【山东电视台】陈维秀:九岁男童每日大便失禁数次 元凶竟是“便秘”
<p>【山东电视台】陈维秀:九岁男童每日大便失禁数次 元凶竟是“便秘” < p>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