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综合楼维修改造项目(污水站升级改造)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一、项目概况
医技综合楼维修改造项目(污水站升级改造)位于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现有院区内。项目总投资781.18万元,环保投资781.18万元,不新增占地面积,利用医院内现有构筑物(占地面积约为336.9m2)进行重新规划改扩建1座污水处理站(2#),建筑面积约为504.6m2,设计规模为1500m3/d,处理工艺采用“A/O+MBR+单过硫酸钠消毒”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泥采用“重力浓缩+叠螺脱水机”处理后外运处置工艺。本项目建设内容为: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内现有一期污水处理系统(调节池、沉淀池、消毒池)进行拆除并技改为1间调节池及污泥池(均为地上建筑),在现有一期污水处理系统的东侧新建1个计量槽(地下建筑,容积17.55m3),将现有仓库(在现有二期污水处理站的西南侧、职工食堂东侧)变更为一座污水处理站(半地下建筑)及其辅助用房(地上建筑),并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1#)的污泥脱水机房(地上构筑物)。本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与现有二期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1000m3/d,处理工艺: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斜板沉淀池+优氯净消毒池)同时用于处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产生的医疗废水、生活污水(目前产生总量约为958.72m3/d)。本项目不新增职工,从现有院区内抽调,采取三班8h工作制,年工作365天。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1)废气:
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污水处理站(2#)运行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恶臭气体,恶臭污染物以NH3和H2S为主。本项目在污水处理站(2#)产臭环节对恶臭气体进行负压收集,采用UV+活性炭除臭设施进行除臭,经1根2.5m的排气筒排放。经AERSCREEN软件预测,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氨、硫化氢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最高允许浓度限值要求。
(2)废水:
本项目属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污水处理工程项目,项目本身无废水产生。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2#)设计处理规模为1500m3/d,处理工艺采用“A/O+MBR+单过硫酸钠消毒”,全院废水经污水处理站(1#及2#,其中1#的设计处理规模为1000m3/d)处理后,满足《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96-2006)表2三级标准及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一厂进水水质要求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一厂深度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小清河;污泥采用“重力浓缩+叠螺脱水机”处理后外运处置工艺。
(3)噪声: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建成投入运行后,其噪声主要由提升泵、污泥泵、风机等设备产生,生源强度在75~90dB(A)之间。其防护措施主要通过建筑物隔声、合理布局来削减设备噪声,将设备全部设置在室内,加强房间门窗密闭性,经常保养和维护设备,避免设备在不良状态下运行。
项目东、西、北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规定的1类标准限值,南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规定的4类标准限值,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栅渣、污水处理站污泥、废UV灯管、废活性炭。
其中:废活性炭为一般固体废物,由供货厂家定期回收;废UV灯管、污水处理站栅渣及污泥均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间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本项目固废处置合理,一般固废的处置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的要求,医疗废物的处理措施和处置方案满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