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二十年风雨兼程 铸就“胃肠守护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新发展纪实
济南日报8月27日报道
1999年5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山大二院”)消化内科正式建科,开启了该院诊疗人体消化系统的序幕。2001年伊始,该科室在主任、主任医师郭建强的带领下,历经20余年的发展,逐步成长为省内领先、国内知名、极具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专业。
伴随着快速成长的脚步,时间来到2020年仲夏时节,山大二院新大楼内科病房楼正式启用,值此消化内科拥有2800平方米的“新空间”,同时开设11间内镜诊疗室,成为省内规模最大的消化内镜中心。在这里,山大二院消化内科为广大的胃肠疾病患者提供更舒适的诊疗环境。
仁心仁术,收获业内良好口碑
谈及科室实力,郭建强说,山大二院消化内科由门诊、病房、内镜中心、胃肠动力室等机构组成。科内现有医、教、研医生总人数29人,博士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5人。所有医生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开放床位80张,医护人员技术精湛,医疗规范,服务优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三级医师工作体系,能够为前来就医的、患有各种常见及疑难胃肠道疾病、肝胆、胰腺疾病的病人提供安全、有效、先进、科学、经济的全方位医疗服务。
消化内科医疗队伍注重临床医疗实践,善于总结临床经验,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已经形成了一个人员优秀、设备一流、对消化系统各种疑难疾病诊治准确的临床专业科室。本科室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合作单位,参与国家消化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的工作。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多次承办全省乃至全国消化系统疾病会议及沙龙,在国内及省内的学术地位显著。
29岁的小韩是一名妊娠脂肪肝病人,因妊娠37周,急性妊娠脂肪肝,胎儿窘迫在医院行剖宫产术,术后出血不止,行全子宫切除术,伴有重度黄疸,宣告病危。在这个紧急时刻,郭建强将病人收入消化内科病房,经过补充血浆、保肝、降酶、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经过紧急治疗,小韩度过了危险期,重获生命活力,再经一段时间的调治,顺利出院。小韩和她的家属感激地对郭建强说:“正是因为您的不放弃,给了病人第二次生命!”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在业内人士口中声誉极高,也是国内消化内镜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性行业学会,促进本领域学术进步、学科建设及临床和科研工作发展的核心学术组织,学会聚集了该领域一大批全国著名专家。2019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在北京召开,从事消化内镜工作数十载、拥有丰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经验的郭建强当选第八届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全国委员。
业内人士认为,郭建强的当选首先体现了医院消化内镜的整体实力,标志着医院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认可,进一步提高了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在全国内镜领域的影响力,有效提升了医院消化内镜事业在全国的学术地位。
精益求精,小肠镜检查成省内领先
今年7月,山大二院消化内科接收了这样一位奇怪的病人。这是一位胃全切除术后、不明原因反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朋友介绍,找到郭建强请求治疗。
据了解,这位患者因反复消化道出血多次住院治疗,既往已经接受普通胃肠镜检查多次,均无法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究其原因,郭建强介绍,小肠镜检查与普通胃肠镜比较,操作难度大、时间长、风险较高,多数情况下需要在X线监控下进行。
后来,郭建强与该科室副主任吴洪磊共同为患者进行小肠镜检查,历时3小时,顺利经口进镜至回肠中段,局部黏膜用亚甲蓝标记,然后经肛进镜至回肠中段黏膜标记处,成功实现全胃肠道检查对接,明确了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小肠毛细血管扩张出血,为患者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依据、积攒了治疗经验。经过小肠镜下喷洒止血药物及内科综合治疗后,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并顺利出院。
郭建强说,小肠是最长的消化管道,成人的小肠长度可达5至6米,位于消化道的中段,小肠疾病诊断及治疗一直是消化科医生诊断治疗的一大“盲点”。正常情况下,小肠镜检查需通过经口和经肛两种途径联合完成,经口进境,可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抵达回肠中上段;经肛进境可观察大肠、回肠、部分可达空肠末端,从而,可对整个消化道进行全面内镜下观察。小肠镜检查主要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贫血、疑似小肠肿瘤、疑似或难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综合征、疑似非甾体类药物相关性小肠粘膜损伤、疑似克罗恩病、小肠息肉病综合征以及临床上需要排除小肠疾病者等。
据了解,山大二院是省内较早开展小肠镜检查治疗的医疗单位,疑难小肠镜的成功开展将为广大小肠疾病患者提供有效诊治保障,同时也实现了医院消化系统疾病内镜诊治的全覆盖,使医院消化内镜诊治水平上了一新的台阶。
成功不是偶然。该医院消化内科医疗队伍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扎实的人才储备,以及永不止歇的脚步,现科室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积极状态。
抱团发展,做好科研才能“反哺”临床
郭建强认为,要想做好一项事业,依靠“单打独斗”是难以成功的,只有联合周边科室共同奋进才能收获进步。受这个思路发展影响,消化内科“拉上”了病理科。
在山大二院内部,人人都说消化内科吴洪磊与病理科主任周成军是一对好“CP”,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为了更好地对消化道早癌进行准确诊断,消化内科与病理科积极开展合作,强调病理结合内镜,周成军和吴洪磊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工作友谊,成为消化道早癌诊疗的好搭档,在国内消化道早癌领域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优秀CP”。
病理科与消化内科医生合作诊断消化道早癌,尤其在疑难病例诊断方面,借助内镜下各种表现,提高了病理诊断符合率和准确性,这种观念得到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可。消化病理室作为内镜室的辅助单位,形成了内镜医师和病理医师共同做出诊断的特征,大大提高了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优化了就医流程,方便了患者就医。
在消化内科病房,医护人员用精湛的技术,规范的医疗,优良的服务,为前来就医的患各种常见及疑难胃肠道疾病、肝胆、胰腺疾病的病人提供了安全、有效、科学、经济的全方位医疗服务,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消化内镜诊疗室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Olympus电子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等高端医疗设备,能对食管、胃、胆道和结肠等部位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开展了无痛苦胃、肠镜检查和各种内镜下微创治疗。
在科室管理上,郭建强深知在硬件设施发展的同时,人才培养等“软件”也不能落后。他十分重视科室的业务学习,挖掘每位医生的工作潜力,带动了青年医生的快速成长。近年来,他带领和支持全科人员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有多名医生出国进修,目前,消化内科的骨干力量不断增强,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镜和胃肠动力治疗等先进的诊疗技术让山大二院消化内科得到了业内同行的一致认可。“希望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科室在临床、科研两方面都能长时间冲向一线水平。我们也殷切希望做一名您身边的好医生。”(本报记者 李鹏 通讯员 张静)
相关新闻
《济南日报》巨报展|奔赴新二院时代!擦亮“三张名片”,推进“一院三区+”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目标...
【中央电视台】关注安宁疗护服务 打造三级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p> 【中央电视台】关注安宁疗护服务 打造三级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p>
【山东电视台】陈维秀:九岁男童每日大便失禁数次 元凶竟是“便秘”
<p>【山东电视台】陈维秀:九岁男童每日大便失禁数次 元凶竟是“便秘” < p>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