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有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用自己的热情弘扬“红船精神”,诠释“爱院如家”,从无影灯下到打包台前,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她就是消毒供应室护士长毛淑芝。
迎难而上,逆风向前
1997年建院伊始,毛淑芝接受院领导委派,承担了手术室筹建工作。
一针一线,一刀一剪,从无到有,她白手起家;
一言一行,一心一意,从弱到强,她勇于担当。
为使麻醉患者保持手术体位,她自研自创,将体位垫的制作方法手把手传授给护士们;为让护士更快适应配合医生,她逐字逐句,将手术流程及术中配合要点一一跃然纸上。
2008年10月,顺应岗位调整,毛淑芝来到消毒供应室。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团队,全新的工作模式使得本就勤奋的她更加刻苦,早来晚归,她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科室的业务学习。
2009年,毛淑芝响应卫生部号召,开始从对全院耐用品的集中管理转化为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工作量与日俱增。2011年,供应室获评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并接收专科培训学员;2013年,她再次带领团队通过了山东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评价。
坦然面对一次次的考验,在她小小的身体里似乎永远充满着大大的能量。
术业专攻,精益求精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看似简单机械,封闭独立,但是十大工作流程无一不和临床、病患息息相关。从仪器设备的迭代更新,到流程预案的修订完善,都秉承着“让每一个患者使用安全的无菌物品”的工作理念,把看似平凡的工作流露于指尖,铭记于心间。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前行路上免不了磕磕碰碰,每当遇到问题,毛淑芝都会以积极的心态和状态,有条有理地解决问题。有理,据理力争;有错,尽力补救,最重要的,是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问题。
色彩标识贴,让易混淆的器械以显而易见的方式区分开来,醒目的耐高温耐清洗不褪色材质的彩色标识贴,体现了目视管理的直观与高效,顺利解决了器械混淆引起的配装错误致使延误使用甚至是科室纠纷的问题。
口腔车针盒,将废旧铁盒取而代之,不再需要海底淘沙一般在一堆车针里找寻自己想要的,有效的减少了针刺伤,保护了使用者的安全,更是让清洗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腔镜清洗框,利用合适的小格子,让细小精密易丢失的器械明确找到了自己妥善的位置,并且清晰直观一目了然,提高清洗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器械保护器,把容易受伤的精密器械用两根简单的橡皮筋牢牢固定在小小的保护器上面,足够的安全空间适用于多种形状、大小的器械使用。
多用安全带,使一根小小的绑带和几个魔术贴应用于待灭菌及灭菌后器械包,轻松解决了破包、湿包、装载过量等一系列问题,集节省护士体力、防止拖拉磨损、稳妥固定器械多优势于一身。
一个个的创作发明,都是毛淑芝带领团队凝心聚力的丰硕成果,这些都可以让医院用更优质的服务、更精准的品质为患者搭建起一座稳妥的康复桥梁。
科学管理,以人为本
消毒供应室人员梯队相对复杂,这使得人员管理比工作管理需要更多的精力。大家层级不同,工种不同,状态不同,心态不同,优势不同,缺点不同,作为护士长,需要360度了解每一个人,让大家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闪光点。
外行人看来,这是个刷盘子刷碗的地方,其实,消毒供应室与其他科室的护士没有什么不同。寒风瑟瑟,我们逆风前行,下收、下送;烈日炎炎,我们规范着装,清洗、消毒。看似机械的工作,我们孜孜不倦;看似艰辛的环境,我们无怨无悔;看似简单的流程,我们一丝不苟;看似枯燥的操作,我们精益求精。
毛淑芝时常告诉科室年轻护士们,不需要去在意别人的目光,把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大家铭记于心,在自己的岗位上闪烁着轻盈的光彩。
情在左,信任在右。一路向前,风雨同舟。毛淑芝如同一束光芒,而始终相信这束光芒会一直促使我们,微笑向前。
{作者:厉淑荣 马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