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6月8日,医院下发《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万名医护下基层”活动工作方案》。活动时间为2021年5-10月,以“万名医护下基层 优质服务在身边”为主题,活动内容包括:(一)建立对口联系机制。结合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相关政府指令性帮扶工作,及时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安排的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联系机制,按相关文件要求开展工作。(二)组织开展业务指导。根据所联系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组派由临床、护理和管理骨干组成的专家团队,在对口联系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指导。(三)组织开展基层义诊。活动期间,需在当地卫生院开展基层义诊、巡诊工作,开展基层义诊不少于3次。(四)推进建立长效机制。通过长期派驻支援、建立远程协作网络、接受医护骨干进修学习等形式,持续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6月9日,医院邀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平生教授来院,以《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 增强文化自信和党性修养》为题做专场讲座。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军主持讲座。李平生结合习近平给《文史哲》重要回信精神,详细讲解了“文化自信”的提出过程,并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分享了对“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表示,党性修养是党员对共产党的本质属性的自我内化,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断改造和提升,最根本的是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党性修养要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长远来讲,每一名党员都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来说,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6月10日上午,医院举办“融合创新 耕续未来”第一期青年学术沙龙。开启了青年人才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的序幕,副院长李涛出席论坛并致辞。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张雷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周兆才教授2位大咖共话学术前沿。
【我为群众办实事】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场系列义诊活动自2021年4月启动以来,医院的专家团队陆续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农村,把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人民群众身边,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服务。
6月5日,医院“致敬宁阳人民 弘扬抗疫精神”义诊活动走进宁阳。医院党委书记柳丽华带领40余名医护专家团队为当地群众义诊送健康。党委副书记孙永国出席开幕式。柳丽华在致辞中表示,山大二院作为“国家队”医院曾先后派出8批162位白衣战士支援抗疫一线,承载起抗击疫情、服务百姓健康的重要使命,在日以继夜的抗疫过程中,山东父老乡亲们给予医疗队巨大的援助和支持。此次义诊,既是山大二院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又是山大二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感谢国网宁电人72小时紧急“驰援战”,致敬抗疫战线上所有奉献者的实际行动。
6月9日,医院“学党史 办实事 送健康 惠军休”走进军休大厦。院长王传新出席活动并致辞。他指出,医院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构建医院、社区、家庭、养老院“四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并形成医养结合特色品牌,打造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照料、临终期关怀的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此次义诊,是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所做出的具体举措;是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此次义诊大多数专家都曾执行保家卫国使命,对军人有特殊的情感,在得知医院组织此次义诊时,积极响应,表示要为各位前辈、各位战友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6月10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走进东平县老湖镇中心卫生院,举办“万名医护下基层 优质服务在身边”对口帮扶启动仪式。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军带队,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脏特检、康复医学科、中医科、脊柱外科、妇科、口腔科、眼科、结直肠肛门外科等10余名医护专家为东平县人民送健康。今后,医院将定期组派专家团队,通过开设专科门诊、组织疑难重症会诊、教学查房、演示手术、病例讨论、培训讲座、义诊、巡诊活动等方式,帮助乡镇卫生院提升诊疗服务能力,使群众能够就地就近得到优质服务。
5月30日,泌尿外科党支部开展“学好百年党史 传承沂蒙精神”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入党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赴临沂费县和蒙阴县,参观时代楷模赵志全同志纪念馆和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并为当地社区群众进行义诊。6月4日,眼科举办“爱眼日”义诊活动。此次义诊活动主要以关注眼底健康、关注儿童视力发育为主,为患者提供免费咨询、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6月5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专家义诊团队走进丰汇小区开展义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儿内科等慢性病的专业咨询。6月5日,手外科/足踝外科团队奔赴安徽合肥为先天畸形患儿提供义诊服务、手术治疗。此次义诊共完成了6例肢体畸形整形矫形手术,效果良好。
【基层行动】
6月8日,柳丽华参加内分泌科党支部“颂党旗 践初心 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副院长侯新国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由党支部书记、科主任陈诗鸿主持。柳丽华在讲话中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医院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全体党员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更要有大的格局,在“十四五”的关键时期,内分泌科要主动对标国内、国际一流综合医院,认清形势找差距、明确目标厘思路、多措并举求突破。党员个人的成长要融入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只有众志成城、借势借力、善学善为,迈过突破瓶颈的阵痛期,才能实现科室的跨越式发展,助推医院早日达成世界一流医院的建设目标。
6月4日—11日,医院各党支部陆续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的活动。党员们通过学习回信,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回信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入理解中华文明,阐释如何更好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均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为人民服务的主旨。
【党史百年】
医院微信、官网“党史百年”专栏推出血液内科党支部推荐的学习内容,发表于《福建日报》的文章——《一封写在墙上的红军留款信》。
【身边的榜样】
医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身边的榜样”专栏推出甲状腺外科主任亓玉忠的事迹——《仁心妙术保卫生命的“蝴蝶”》。
亓玉忠的患者遍布于全国三十几个省份,对于很多患者来说,亓玉忠是他们最后的希望。2013年,一位特殊的患者来到了亓玉忠的诊室。24岁的青年打工者王全峰(化名)患上双侧弥漫性甲状腺癌,当时甲状腺癌已经把气管挤压的最窄处只剩下3毫米,他已经处于严重的呼吸困难;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王全峰有了病也不敢请假,长期挤压让气管软骨“塌陷”,很难撑开,手术过程中连麻醉插管都插不进去,风险非常高,导致很多医院都不肯接收王全峰。
亓玉忠的压力自然也很大,他不是不知道手术的难度,然而亓玉忠和团队却坚定地要“抢救”这个青年,因为他更知道,如果不冒险做手术,几天之内王全峰可能就会窒息死亡……
“有希望就不能放弃!”亓玉忠带领着团队,迅速做了丰富的术前调查和准备,在手术台上,他们先是精确地切除弥漫的癌肿;又联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给患者在最窄处下端做了气管切开,让气息先绕道而出;几天后待气管随着肌肉自然撑开,再封堵气管开口。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要注意神经保护,因为甲状腺病变程度高,许多周围的神经都被粘连在一起,如果不小心摘除,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生命保住了却丧失了劳动能力。
这台手术前后进行了将近7个小时,成功地将王全峰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规则”和“标准”是亓玉忠提及最多的词语。因为甲状腺位置的特殊性,他和整个团队每一刻都不敢有丝毫松懈。每一次手术之前,亓玉忠总是带领团队认真研究手术方案,为患者做好周全缜密的计划。
手术前,他都会细心询问患者温度是否合适,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因为对患者清洁、消毒的酒精等液体会在挥发过程中带走热量,所以亓玉忠会提醒,提前把空调关一关,以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觉得冷或者冻感冒。
而他的这种“缜密”也带动着科室医护人员,把工作做到极致。为了减轻患者因手术中头部后仰造成的恶心,医护人员在手术台上放了一个小枕头,可以在手术的过程中将患者头部轻轻垫起,防止后仰角度过大;每位患者出院后都会收到科室赠送的资料袋,上面标有科室地址、门诊、网址、微信等详细信息,为了方便患者的病情跟踪……每一个为患者考虑的细节,背后都是他对于患者用心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