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守正创新 跨越发展 做脑健康的守护者
这是一个凝心聚力的集体;这是一个勇攀新高的团队……
1997年,伴随着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山大二院”)的成立,神经内科也踏上了发展的征程。二十多年来,几代神经内科人历经风雨、劈波斩浪,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全国,现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专业,对我国神经病学专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神经内科在医、教、研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获评山东省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山东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山东省青年文明号等多项殊荣。
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见证了神经内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华丽转身,也书写了艰苦卓绝、砥砺前行的绚烂篇章。
敢为人先 实现科室发展新跨越
1997年,科室成立之初,面临着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在当时,科室只有3名大夫,12张床位,甚至与神经外科共用一个病区。”神经内科创始人、全国著名专家毕建忠教授回忆道。
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让患者信任?这是摆在科室面前的难题。
思路决定出路。在毕建忠教授的带领下,不甘满足现状、勇于登高的神经内科人以卧薪尝胆的气魄,一场改变命运、挥着华章的持久战正式打响。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2003年,科室获批设立特色专业“老年痴呆的治疗”,同年被评为“山东省青年文明号”;2004年被卫生部评为临床药理基地;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同年获批成立“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11年建立了山东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同年获批建立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神经系统变性病转化医学实验室;2012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2015年神经重症科成立,在毕建忠教授的规划下,开始成立时即本着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原则建立并开展工作。经过5年不懈努力,山大二院神经重症病房在NICU规模、技术力量、仪器先进程度等诸多方面目前已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至此,神经内科驶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是当今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要打破传统的专科管理模式,取消内外科的限制。”神经内二科主任尚伟说。每个月,神经内、外科和电生理科、小儿科、影像科、心理科等多学科聚在一起,针对疑难危重病例进行逐一探讨,制定最恰当的治疗方案,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如今的神经内科,现有医、教、研总人数37人,下设门诊、病房、急诊、重症监护室、神经特检等机构,开放床位128张,形成了技术完备,技术力量雄厚的神经内科团队。2021年,神经内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代表了国内神经内科专业的最高水平。
技术为先 助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技术是科室发展之本,而人才培养是科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一共识,促使神经内科对人才求贤若渴。二十多年来,神经内科精心筑巢,为青年医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把“尊重人才、培养人才”作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推进器。
据神经内一科主任孙琳介绍,科室每年通过招聘引进、进修学习、紧缺人才培养等形式,有效解决了人才断层现象,逐渐形成合理、规范的人才梯队。截至目前,科室拥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5人,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9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68%,博士及硕士学位者占全科的100%。
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往往是一家医院医疗水平的代表。为了进一步提升救治能力,2018年医院投资1500多万元购入了一台移动卒中单元,由此成为全国第三家、华东地区第一家配备移动卒中单元的医院。这一“移动急救室”打通脑血管的战场从医院前移到救护车,大大提高脑卒中的有效救治率。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是2016年由美国梅奥诊所首先命名的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目前,全世界仅百余例病例报道。近日,神经重症科成功救治一名患危重型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患者。患者入院时已出现昏迷、病情急骤、呼吸衰竭等症状。经过抢救和精心治疗,患者意识逐渐转清,自主呼吸逐渐恢复并脱机,复查腰椎穿刺脑脊液结果明显好转,复查颅脑以及脊髓MRI示病灶消失,四肢肌力逐渐恢复。“该病例的成功救治,不仅体现了神经重症医护人员与死神争分夺秒的仁心,也体现了神经重症科在全国前列、省内一流的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的诊断水平和危重神经系统疾病的救治水平。”神经重症科副主任来超说。
这仅仅是神经内科开展技术攻坚的一个缩影。一台台先进的设备、一项项精湛的技术,奠定了神经内科在业界的地位。
目前,科室拥有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设有神经心理和痴呆亚专业组、脑血管病亚专业组、癫痫和睡眠障碍亚专业组、神经免疫与感染亚专业组、神经重症亚专业组、神经遗传变性病亚专业组、神经肌肉病及周围神经病亚专业组等。各亚专业组蓬勃发展,学科周边辐射力日益增强,开展了12个亚专科门诊。此外,科室在神经病学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神经心理和痴呆亚专业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和科研方面形成一定优势,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
教研相长 迸发出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临床与科研并重,实践与研究并行。在尚伟看来,只有临床和科研齐头并进,科室才能有超强的发展后劲,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近日,由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主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痴呆与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四届山东省神经变性病论坛在济南召开。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围绕认知障碍及神经变性病的热点问题与最新进展,共话前沿。
近年来,神经内科注重专业学术交流,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委研究课题6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项目1项,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课题1项,参加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6项。同时,科室结合既往专科建设经验及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通过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快专科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促进临床研究转化、推动技术应用创新、提升亚专科实力、培养医教研人才,使神经内科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省内一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切实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神经内科坚持每周举办一次集中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各专业组每天举行学习交流,为规培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连续五年规培结业考试通过率为100%,规培工作得到省卫健委的充分肯定。同时,科室邀请玲珑医院、沂水县人民医院等科室重点帮扶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参加学习,为基层医院无偿提供疑难危重病例的远程会诊,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从思危、到思进、到思变,山大二院神经内科在探索与发展中实现华丽转身,正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勇立潮头、破浪前行。
记者:时伟 通讯员:张瑞雪 张静
相关新闻
《济南日报》巨报展|奔赴新二院时代!擦亮“三张名片”,推进“一院三区+”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目标...
【中央电视台】关注安宁疗护服务 打造三级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p> 【中央电视台】关注安宁疗护服务 打造三级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p>
【山东电视台】陈维秀:九岁男童每日大便失禁数次 元凶竟是“便秘”
<p>【山东电视台】陈维秀:九岁男童每日大便失禁数次 元凶竟是“便秘” < p>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