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 科普知识 >

【科普知识】吃盐越少越健康?未必,教你几个吃盐小窍门

2023-03-08 08:36:00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我国脑卒中的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一个规律:北高南低。

  有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西藏、河北、北京、内蒙古、宁夏这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符合脑卒中高发的区域标准,这就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卒中带”。

  在卒中带上的人们饮食偏咸,盐的摄入量偏高,这也是这些地区脑卒中高发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舌尖上的“盐”重隐患,将盐同糖、脂肪一样,被视为“坏分子”,陷入另一个极端中……

  “盐”重的隐患究竟从何而来?完全限盐就一定健康吗?

  食盐的作用,无法取代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此外还含碘、钾、钙等元素。

  氯化钠是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电解质,具有保持体液平衡、介导神经传导和参与肌肉收缩等重要作用。

  大多数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的食盐,这对增加食物的风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浓度食盐还有防腐作用,这也是腌制食品的由来。

  那么,问题来了:

  这种不可或缺的调味剂

  为何会摧毁我们的身体?

  食盐进入人体后,其中的钠离子与血压的关系紧密相连。

  血压指的是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时对其血管壁所造成的压力。

  食盐中的钠离子会抑制肾脏中的水排泄,这样最终会导致血容量的增加,从而升高血压。

  此外,钠离子还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通过引发血管狭窄而导致血压升高。

  不过,钠离子这种升高血压的效应,对正常人而言影响较小,对高血压患者危害比较明显。

  因此,提倡盐限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不过,目前盐膳食摄入量与血压的关系,还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2013年,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高于5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规定:成年人每日摄入的盐应低于6克;

  但是,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曾经发布一项研究显示,中国被调查群体中有80% 以上的人日均盐摄入量大于12.5克。

  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天油、糖的摄入量也均有超标,因此而造成的超重、肥胖也给脑卒中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盐吃得越少越健康?

  既然要限盐,那盐吃得越少是否就越健康呢?事实远非如此。

  钠是人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阳离子,具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因此高钠固然不好,但低钠也未必健康。

  我们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盐,保证足够的钠含量,才能维护体内物质的平衡。

  长期低盐饮食,会造成潜在低血钠的威胁。低血钠可引发疲劳、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内稳态紊乱等临床表现。

  矫枉过正,大可不必。对严重高血压患者以及盐敏感者,适度控盐确实必要,而对大多数人而言,保持正常的盐摄入即可。

  反之,因过度限盐发生低血钠会进一步损伤健康,得不偿失。

  高血压患者要完全禁盐吗?

  钠离子分布在人体细胞的外液中,若钠盐摄入量较多突然出现浓度升高,便会使高血压患者体内细胞内外的钠离子进入到细胞内,最终导致高血压患者的细胞出现“肿胀”。

  而这些“肿胀”最终会致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继续升高。

  此外,钠能够引起高血压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现象,进而使其外周血管阻力提升,让其血压升高。

  那么,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

  是不是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中不摄入盐会更好?

  答案当然也不是。

  低钠会引起人们出现低渗性脱水的现象,同时还会引起一些精神以及神经症状,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生命。

  正常人的血清钠指标为135~145 mmol/L,并且高血压患者在出现腹泻、呕吐、大汗或体液大量流失时,都应当适当的补充一些盐分,并非将盐完全“拒之门外”。

  同时,通过科学研究所表明,一些清淡的饮食能够起到辅助降压的效果。

  我国针对高血压患者以及一些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所推荐的食盐量为每日不超过6克,这一剂量约为一个啤酒瓶盖多的食盐量。

  这些食盐量简单来说,就是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盐的总量,包括平日里饭菜所放入的盐,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吃的一系列食物,包括熟食、腌制品等。

  因此,人们需要注意一点,每日食盐的摄入量需要合并进行计算,并且在平日里做菜的时候,可以最后放入调味盐,这样盐便会附着在菜品的表面,从而减少食盐的摄入量,让高血压患者完成好限盐这一任务,利于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恢复。(赵昌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

作者:赵昌盛   来源:营养科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