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见·未来”学术院庆月】聚焦临床问题 深化医工交叉
5月8日下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智见·未来”学术院庆月学术交流会——医学3D打印-首届医工交叉论坛在文会学堂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办,医院院长冯世庆出席开幕式并讲话。论坛由口腔医学中心主任来庆国教授与基础研究所研究员陈静教授共同主持。
冯世庆表示,材料科学发展迅猛,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医工交叉,深化医工融合已进入良好的战略机遇期。正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事业迈入高质量特色化跨越式发展的新二院时代,形成了中心院区、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北院区“一院三区+”战略发展格局,论坛邀请了来自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以及机械工程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和优秀学者做主旨报告并进行深入研讨,必将进一步推动医工交叉融合,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张建涛教授作题为《新型口服制剂中的药物掩味》的专题讲座,从目前药物制剂的苦味问题出发,详细讲述了药物掩味的原因及药物掩味的各种方法。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贺超良教授围绕《水凝胶性质调节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作了精彩演讲,从分子层面到应用层面阐述了水凝胶成型的机理及其功能化修饰。
山东大学增材制造研究中心主任邹斌教授作题为《羟基磷灰石SLA打印制备及其生物性能评价》的讲座,介绍了羟基磷灰石材料与其他材料复合SLA-3D打印的流程及生物性能调控。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研究员陈静教授作题为《含糖生物材料的结构调控与医学应用探索》的精彩讲座,从水凝胶临床应用问题出发,提出运用糖化学手段调控多糖基水凝胶进而推进其临床应用。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来庆国教授作题为《3D打印在口腔颅颌面种植和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探索》的精彩讲座,从不同角度讲解了3D打印在口腔领域前沿进展及相关临床探索。
山大二院口腔医学中心是依托山东大学的临床重点学科,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口腔颌面外科/整形外科)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3D打印下颌骨+3D打印重建板+自体血管化腓骨“组装式手术”重建颌骨缺损,完成的国际首例3D打印“钛金属下颌骨”修复儿童下颌骨缺损随访4年多并获得成功,为大块颌骨修复重建以及临床转化进行了开创性探索研究。
口腔医学中心下设口腔颌面-头颈外科、口腔-颅颌面种植科、口腔黏膜科、牙周科、牙体牙髓科、儿童牙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颞下颌关节科、口腔保健科(国际医疗部)、口腔颌面-头颈外科病房和3D打印数字医学实验室(山东大学3D打印口腔医学研究中心)等科室。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8人。博士及硕士学位者占全科100%,博士后3人,留学回国人员2人。
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共吸引来自不同临床科室医生、研究人员及学生等百余人参会,本次论坛为新医科、新工科工作者搭建了共享交流的平台,医科与工科互为助力,共同发展,建设跨学科、多样化平台,有效促进医院学科建设与医学人才培养,共创医工交叉新未来。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