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冯世庆教授团队招收博士后公告

2023-11-15 08:46:36

一、团队负责人介绍

冯世庆,院长,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才称号: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学术/社会兼职:

第十届国际神经修复学会(IANR),主席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新与转化学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智能骨科学组,组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基础研究,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副会长

承担课题: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YFA0112100,2020.01-2023.12,2448万元,主持;

外源性神经干细胞外泌体靶向递送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演化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82220108005,2023.01-2027.12,250万元,主持;

基于雪旺细胞和多重靶向新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930070,2020.01-2024.12,297万元,主持;

雪旺细胞外泌体调控proBDNF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81620108018,2017.01-2021.12,240万元,主持;

脊髓损伤蛋白质组学及iPS治疗靶点的研究,科技部中俄国际合作专项项目,2014DF1210,2014.03-2017.04,200万元,主持;

脊髓损伤分子病理机制及雪旺细胞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修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330042,2014.01-2018.12,290万元,主持;

研究成果:

1. 国际上率先提出“脊髓损伤微环境失衡理论”,突破脊髓损伤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的困境:建立脊髓损伤微环境分子病理数据库,多维度筛选关键修复靶点,实现神经修复理论的实质性突破;研发针对脊髓损伤不同时期治疗策略,破解脊髓损伤修复难题。2.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细胞移植技术、微创器械和智能诊疗系统(Spine-GPT)及手术机器人,解决脊髓损伤与椎间盘退变诊疗过程中的“卡脖子”难题:研发人工智能诊疗技术,实现脊柱脊髓手术智能化和精准化;创立系列微创关键技术,摆脱国际上无针对老龄患者微创安全技术体系的困境;制定精准靶向细胞移植修复标准,引领国际细胞移植修复脊柱脊髓损伤方向。3. 创立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和椎间盘退变规范化诊疗新体系,形成脊髓损伤和椎间盘退变疾病诊疗新范式,实现脊柱脊髓神经修复与再生新突破:首次建立我国脊柱脊髓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体系,揭示我国流行病学特征;创建我国腰骶神经根病规范化诊疗体系,实现精准化、智能化、微创化;率先建立我国脊柱脊髓损伤围术期管理体系,全面提高脊柱脊髓损伤救治水平。发表学术论文330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PNAS、Nat Communi、Adv Funct Mater、Ann Rheum Dis、Bioact Mater、Bone Re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230篇(包括20篇IF>15),主编、参编著作18部,授权专利32项(发明专利10项),主持制定国际指南1部、国内指南2部、国际标准1部;

获得荣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9年,第一完成人)

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2022年,第一完成人)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17年、2012年,第一完成人)

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2006年,第一完成人)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

 

二、团队骨干介绍

高春正

高春正,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脊柱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十三五”高校脊柱脊髓学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兼任国际白求恩医学发展协会核心会员兼脊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脊柱创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颈椎机能重建与康复学组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骨科加速康复联盟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创伤医师分会脊柱创伤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创伤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医用机器人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学会脊柱关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第八、九、十届骨科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山东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脊柱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微创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科技咨询与评估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科技评审专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脊髓损伤、脊柱畸形、脊柱退行性疾病,微创治疗各种复杂骨折、颈椎病、胸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颈胸椎后纵韧带及黄韧带骨化症、腰椎滑脱、髋膝人工关节置换等。近五年承担省级科研课题3项,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研究经费300万元以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总影响因子30以上。

王大川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硕士导师、博士后导师,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近30年,德国莱比锡大学(Leipzig University. Germany.)及日本东北大学( Tohoku University .Japan.)高级访问学者。擅长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创伤、脊柱肿瘤、上颈椎畸形、颈胸椎韧带骨化性疾病、髓外硬膜下肿瘤等高风险疑难病例诊治。目前担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脊柱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损伤与功能重建学组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专业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脊柱创伤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腰背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智能医学与医疗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骨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委员等。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基础研究方向为脊髓损伤、韧带骨化发病机制与诊治研究,累计发表SCI文章25篇。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科研经费600余万;参编《Textbook of the Cervical Spine》 ELSEVIER  2014.10  Ch 43 Lateral Mass Screws  ;主编专著《实用脊柱外科学》。

陈静

陈静,山东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兼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海外评审专家。担任国际学术期刊The Innovation和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青年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法国国家科研署国际合作项目、宁波市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围绕组织再生修复临床问题开展新型生物材料研究,发展了一系列基于糖类生物大分子的新型水凝胶材料,具有力学适配、免疫调节、抗菌抗炎、诱导再生等生物活性功能,在骨软骨、脊髓、皮肤等组织再生修复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Green Chemistry、Carbohydrate Polymers、Chemistry of Material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5篇(H-index=30),授权发明专利5项。

冉宁

冉宁,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5项。长期致力于外泌体药物运输系统建立及其在神经-肌肉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研究重点为开发外泌体表面功能化的方法,包括:1)利用噬菌体筛选技术淘选能与外泌体特异性蛋白结合的短肽,并以该短肽为桥梁,实现外泌体表面药物负载及高效运输;2)应用外泌体载药系统实现脊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外泌体并实现其表面功能化,并验证其在脊髓损伤等疾病治疗中的潜力。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Gut、EMBO Molecular Medicine、Bioactive materials、Biomaterials发表文章5篇。

三、团队介绍

山东大学骨科医学研究中心团队是以冯世庆教授带领的、聚焦于骨科创新与转化的临床与科研团队。团队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普通外科重点实验室为支撑,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5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1人。团队现拥有科研实验实场所1500平方米,配套有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解剖与生物力学实验室、神经再生修复实验室、干细胞与外泌体实验室、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实验室、3D 打印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医工结合实验室、药物转化研究实验室和临床技术转化实验室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转化平台。

团队现有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50余名,博士后11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国自然重点项目及重点国合项目、科技部国合专项等科研项目40余项,省部级课题50余项。取得众多突破性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PNAS、Nat Communi、Adv Funct Mater、Ann Rheum Dis、Bioact Mater、Chem Eng J、Bone Res、Biofabrication、J Neuroinflamma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330篇(SCI论文230篇),授权专利32项(发明专利10项)。

在获奖荣誉方面,团队指导研究生获得第七届全国脊柱脊髓研究基础与转化及临床新技术研讨会-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1人次和三等奖1人次、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本科院校组—最佳学术金奖1项,同时多名博士研究生荣获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和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其中,博士研究生张文灿先后获得山东大学2022年“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优秀学生、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成果奖学金、山东大学第六届研究生道德风尚模范奖、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首届研究生医德风尚奖以及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首届“最美医学生”等多项荣誉奖励。因团队优异的表现,2023年6月荣获“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

四、招聘要求

专业:医工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物材料等相关专业

人数:2-3名

五、报名方式

官网链接:

https://www.sdey.net/html/2023/zpxx_0714/22494.html

导师邮箱:shiqingfeng@sdu.edu.cn

联系方式:15222098627

人力资源部:0531-85875205

shandaeryuanvip@163.com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