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第十七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候选人--靳斌


靳斌,医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杂志累计发表论文80余篇,SCI收录30余篇,主持完成科研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担任山东肝胆胰微创外科学院特聘讲师,培训省内外医师400余人次。担任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多项课程授课老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1人,在读硕士10人,在读博士6人。
靳斌教授事迹介绍
靳斌教授深耕临床与医学教育二十余载,秉持“医者仁心、师者匠心”的双重使命。他坚持“临床与教学并重”,以身作则,通过临床实践和科研带领学生,关心患者,注重团队合作,因材施教,具有严谨的学术态度、科研创新的开拓精神、服务社会的使命感。获评2023年度“人民好医生”称号,其事迹被收录于《人民好医生跟诊记》,展现了“甘于奉献、德技双馨”的医者风范。
靳斌教授担任山东大学硕士及博士生导师以来,累计培养硕士30余人、博士1人,指导在读硕士10人、博士6人。所指导学生多次斩获国家奖学金,多人成长为省级医院肝胆外科骨干。作为山东肝胆胰微创外科学院特聘讲师,他授课腹腔镜技术培训班100余学时,培训省内外医师400余人次,推动基层微创外科技术规范化推广,其“贴近临床、注重实操”的课程设计广受赞誉。担任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外科学》、《内镜外科学》、《腹腔镜外科学》等必修课程的授课老师,将临床经验与前沿技术融入教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提升学生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并且,靳斌教授主持了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手术机器人外科学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以及山东大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重点项目“外科手术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聚焦手术机器人领域,构建“理论-实训-应用”一体化教学体系,率先将国产机器人技术引入医学教育,为外科人才培养提供创新范式。
靳斌课题组在国内外杂志累计发表论文80余篇(SCI 30余篇),被《Oncogene》、《Research》、《Cell Death & Disease》等国际权威期刊收录。近5年主持了纵向课题6项(国家级3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课题及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以及横向课题6项,累计科研经费逾千万元。授权发明专利13项(第一发明人8项),获评齐鲁医学院杰出青年医师、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及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24年“十佳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靳斌教授长期致力于肝胆外科微创诊疗体系的创新与推广,首创“七步法模式化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技术体系”,填补了模式化微创肝切除领域的国内空白,并建立了国内首个标准化腹腔镜肝胆胰手术培训体系,推广至全国200余家医院,助力百余家基层医院实现技术突破。凭借在微创肝切除技术标准化、临床推广应用及科研转化等方面的系统性创新与突出成效,该项目最终荣获2022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充分体现了其在国内肝胆外科微创诊疗领域的引领地位和重要影响力。其主持研发的“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获201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项目“肝胆肿瘤腹腔镜标准化诊疗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持续推动技术革新与临床转化。
靳斌教授参加组织了多个学术团体并任重要职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加速康复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二届腹腔镜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常务副主编等学术职务,并领衔肝胆胰恶性肿瘤多学科交叉研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肝胆外科研究中心等。他通过担任多个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团体核心职务,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推动肝癌诊疗规范制定、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推广以及多学科交叉研究,有效整合行业资源,促进了肝胆胰外科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学术交流,进一步彰显了其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与社会影响力。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