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要闻 >

【精准医疗】血管外科采用腔内血管重建治疗下肢危重缺血患者

2022-09-07 10:58:49

 

近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连续为5例复杂下肢危重缺血患者进行了腔内血管重建,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

腔内治疗的技术包含普通球囊扩张、裸支架植入、药涂球囊、覆膜支架、药涂支架、斑块旋切减容等技术。术中,科室针对患者不同的病变特点,进行膝下动脉三分支的球囊扩张,恢复足部动脉直线搏动性血流;运用ROTAREX斑块旋切减轻斑块负荷减少球囊扩张夹层发生;再进行球扩式覆膜支架置入,避免了远端栓塞,简化了手术操作;最后用肝素涂层覆膜支架等重建髂外动脉、股浅动脉和腘动脉,保证远期通畅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中风的第三位动脉硬化血管疾病,全球约有2亿患者。下肢动脉危重缺血(CLTI)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的终末期表现,多表现为静息痛、足部坏疽或溃疡、感染;一年内截肢率30%,死亡率25%--30% ,5年死亡率超过60% ,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CLTI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下肢动脉病变呈多节段狭窄闭塞改变,多伴有严重钙化。目前血管外科指南已将腔内治疗作为下肢危重缺血患者首选,创伤小、恢复快、避免了传统旁路手术带来的并发症。随着对下肢危重缺血疾病的认识以及技术、器械的进步,针对不同的病变解剖特点、斑块及钙化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近年来,山大二院血管外科团队紧跟国际下肢危重缺血患者治疗的多学科模式,联合内分泌科、手外科/足踝外科、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中心、肾脏内科等进行多学科合作。多科室协作,共同制定系统的治疗方案,涉及合并症的治疗、术中危机情况的处置、术后肢体功能的康复等,极大地保证了治疗的合理性和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郭亚南   来源:  血管外科 编辑:林雨   责任编辑:王厚江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