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要闻 >

【精准医疗】心血管外科庞昕焱团队完成国内最高龄患者“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2022-09-20 15:47:00

 

9月8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庞昕焱团队成功实施医院首例、国内最高年龄心衰危重患者人工心脏植入术。

患者侯女士(化名),75岁,反复心绞痛已经有十余年,2月前因急性心肌梗死于外院行冠脉造影示冠脉多支病变,患者为行进一步治疗就诊于山大二院。检查结果心脏彩超示左心室射血分数27%(正常≥55%),心功能仅为正常人的1/2,左室室壁瘤,二尖瓣中至重度反流。患者入院时即呈现心衰状态,端坐位,双侧胸腔积液。科室为其进一步检查后明确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IV级。经过内科药物治疗病情未见明显改善,心功能严重受损,为终末期心脏状态,病情危重,存在猝死风险。因患者高龄,一般情况差,且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无法进行心脏移植。为挽救患者生命,医院在征得患者本人及近亲属同意后,决定为其植入左心室辅助系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心脏”。

因国内尚无70岁以上患者植入左心室辅助系统经验。术前由医务部主持组织了多次多学科病例讨论,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体外循环团队、麻醉二科、心脏特检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第二手术部及各学科护理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了综合评估和讨论,针对手术难点、术中配合及术后管理做了精密的规划,设计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手术组对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都准备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争取做到手术过程万无一失。

手术于9月8日上午开始,这场手术分为两部分:第一步,先进行冠脉搭桥及三尖瓣成型手术,第二步植入左室辅助系统,即俗称的人工心脏。整个手术过程持续了约5个小时,在庞昕焱团队及各学科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手术后第2天就是中秋节,由庞昕焱带头,心外监护医师、管床医师均日夜值守在患者床前,随时应对病情变化,目前患者仍处于恢复期。

“人工心脏其实就是在患者心脏上安装一个血泵,血液从左心室经入血管流入到血液泵内,通过血液泵内叶轮转动产生的动力,将血液推出并经出血管流入到升主动脉,从而部分或完全替代左心室功能,辅助患者血液循环。”庞昕焱介绍,人工心脏技术是所有医疗器械中最具挑战性的技术之一,是国际公认的心衰治疗手段。现阶段国内的左心室辅助系统只是针对于左心室辅助,此患者还同时合并右心功能衰竭,但存在侧支循环供应右室心肌,通过冠脉搭桥的方法来改善右心的灌注。同时,患者的三尖瓣存在大量反流,因此手术同期进行了三尖瓣瓣膜的修复,以减轻右心负担,来改善右心功能。左心室辅助系统植入的手术操作难度并不是最大的,但难就难在需要一个庞大的多学科团队做支撑,术后患者的右心功能维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目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是省内为数不多能独立完成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单位。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衰疗效确切。据统计,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人数众多,大约1000万人,等待心脏移植者则超过100万人,而全国每年开展的心脏移植手术不足千例,大多数终末期心衰患者无法获得心脏移植的机会;且有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并存疾病等原因不适合做心脏移植。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就是其替代选择,部分患者在心脏辅助系统的帮助下可恢复心脏功能,进而撤除该装置;部分患者可以作为心脏移植的桥接过渡;另外一部分患者可以长久携带,作为最终治疗方法。庞昕焱团队顺利完成医院首例左心室辅助系统植入手术,填补了医院在左心室辅助系统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山大二院在心衰治疗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为更多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提供治疗新方案。

 

 

作者:李子佳   来源:  心血管外科 编辑:林雨   责任编辑:王厚江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