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两例颅内段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

2014-06-11 08:48:08
   日前,神经外科成功为两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进行了颅内支架置入术,显著改善了患者颅内供血情况,患者均已经痊愈出院。
    一患者为59岁女性,因反复发作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来院检查,磁共振显示左侧大脑半球多发梗塞灶,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高度狭窄,狭 窄段血管直径只有0.2mm。同时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范围明显缩小,只有正常的1/3。患者存在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临床症状为左侧大脑半球缺血表 现,磁共振也显示左侧大脑半球既往有多个梗塞灶,这都说明患者具有明确的手术指征;而如果继续保守治疗,血管闭塞、导致严重脑梗塞的风险很大。王成伟主任 医师、丁璇、孟庆虎、姜军等几位医师组成的介入团队,在向家属说明病情、取得家属理解和配合后,果断决定行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支架置入术。手术中将直径 0.3mm的微导丝通过狭窄段置入血管远端,通过微导丝置入球囊预扩,然后引入并顺利释放自膨式支架。当随后造影显示狭窄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供血范围明 显增加,没有出现血管痉挛、出血等并发症。
   另一患者为50岁女性,因为反复发作头晕,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基底动脉中段严重狭窄,狭窄段直径 只有0.6mm,更严重的问题是狭窄段长度达13mm;由于基底动脉中段分支供应脑干,一旦出现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穿支闭塞等情况,将直接威胁到患者的 生命安全。保守治疗中如果血管闭塞,后果也非常严重。王成伟主任医师在向家属说明病情时,充分强调了手术的风险和保守治疗的风险。家属治疗态度非常积极, 也充分理解风险。为了尽可能减小风险,手术中采用球囊小压强分次预扩的办法,在造影显示血管扩张改善后置入支架。造影证实基底动脉狭窄处基本消失,效果满 意。
   手术后,患者均自觉头脑清亮、精神好,通过密切监护、控制性降压后,患者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功能锻炼,日前患者均已痊愈出院。
   颅内支架的置入较颅外支架(如颈动脉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等),具有更大的难度和更高的风险,手术条件要求高,术后并发症多。该类手术的持续开展,表明我院神经外科在复杂、高难度脑血管病变的治疗上,保持着较高的治疗水平和学术地位,必将为更多的病患解除痛苦。


   {作者:孟庆虎  来自:神经外科  编辑:宣传统战部}

  
 

患者一支架置入前               患者一支架置入后
 

  

患者二支架置入前                患者二支架置入后

来源: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