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内分泌科成功救治一甲减并横纹肌溶解患者

2015-01-12 14:25:53
  近日,内分泌科收治一名2型糖尿病合并创甲状腺机能减退并横纹肌溶解患者,目前患者已好转出院。
  患者为一老年男性,糖尿病病史1年,曾在我科住院治疗,出院后应用口服药物治疗,血糖等指标控制良好,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憋喘,全身乏力伴双下肢水肿,左下肢疼痛难忍,小便量少,浓茶色。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肌酶谱结果示:谷草转氨酶:297.1U/L、肌酸激酶:9152.0U/L、乳酸脱氢酶:1298.5U/L、CK同工酶:309.0U/L;患者存在典型的肌酸激酶升高,且有下肢疼痛不适症状,高度提示患者存在横纹肌溶解。结合患者既往病史:无外伤病史,无心血管急性病变,无下肢血管栓塞,近期无他汀类药物应用史,无龙虾等食物摄入史,未发现其他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外因。排除其他原因可以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经完善相关检查,甲状腺功能示: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1.42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0.01pmol/L、促甲状腺激素:52.840uIU/mL。排除其他病因,该患者为甲状腺机能减退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患者全身不适症状明显好转,食欲及全身乏力症状改善,下肢疼痛水肿消失。出院时复查肌酶谱结果较前明显好转。出院后3周复查甲状腺机能明显改善,肌酶谱结果恢复正常。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其病因十分复杂,常见的原因有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缺血、代谢紊乱(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极端体温(高热、低热)、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感染等。因此对临床上有肌酶升高或有肌病表现的患者应做甲状腺功能检查。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丰富了横纹肌溶解诊治方面的经验,也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作者:庄向华  来源:内分泌科  编辑:宣传统战部}
 
来源: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