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生活日报】手术刀与骨骼奏响生命乐章

2017-02-08 16:40:16

手术刀与骨骼奏响生命乐章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宫明智

 

        平和的神态,温润的话语,脸上还不时流露出真诚的笑容,这是宫明智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当他进入手术室,他又会成为一个与时间赛跑,果断、镇静的外科医生。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从业二十几年,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接好过多少截断骨,抢救过多少名病人,也见过太多的生死。但“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宫明智眼中所有的病人都是自己肩上的责任,只有用强烈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业务水平才能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对得起每一位病人和家属的殷切嘱托。

 

想当“科学家”的他却走上医学路

他把医德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穿越回1983年夏天,有人告诉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宫明智:你将来会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外科医生,恐怕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高中的时候都想当个科学家或者工程师,从医是我从来没想过的。”说起当年报考志愿,宫明智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完全是“瞎报”, “数学和物理考得一般,但是化学和生物考得挺好,于是最终就报了医学院。”就这样,从未涉猎过医学的宫明智走上了学医、从医之路。

 

        当年因为希望通过手术直接与疾病面对面,宫明智选择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如果说在课堂上学习的是各种系统的医学知识,那么真正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特殊性,还是在真正工作以后。“刚工作的时候经常抢救病人,有些病人送来的时候还是神志清醒的,但因为内脏已经大出血了,尽管大家都在努力救治,但人在手术过程中眼看着就休克死亡了。”在一次次治疗抢救病人的过程中,他逐渐地真正感受到:医生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职业,每一台手术承载的都是一条生命。

 

        从最开始实习的外科,到后来的骨科再到创伤骨科,宫明智见到过太多的重伤患者,经历过太多次的急救。年轻时他也曾因见过太多生死而感到麻木,一晃间,从医已经是第28个年头了,宫明智却说如今自己的心越来越“软”。特别是当看到一些年轻人因为事故而抢救无效时,他总是感到心痛惋惜。“世事无常,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全力去挽救患者的生命,减轻他们的痛苦,同是也是减轻家人的负担。”

 

        也正因如此,宫明智对于患者总是能够做到发自内心的关怀与体贴。创伤骨科的病人都知道,宫主任不但做手术拒收红包,而且还想方设法帮患者节省每一分钱。当记者问起这个话题时,宫明智坦言:到省城医院做一场手术对于许多条件一般的家庭而言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其他环节他没办法,但既然人到了自己的科室,那他就尽量将花销降到最低。能够用简单便宜的器械解决的,就不用贵的复杂的;能用国产的,就不用进口的。而且,他把每一次手术都做到认真负责,尽力减少手术中感染的发生,避免二次手术……这些都是宫明智的“省钱”妙招,说到底还是他一颗时刻以病人为先的医者仁心。

 

        曾有一位病人住院时想送红包没送成,出院后专门写了“医德为重”四个字亲自送了过来。宫明智很高兴,还将它挂在了墙上最显眼的位置,他说,这不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后辈年轻医生的期许。

 

        在宫明智的办公室内,有两个大书柜,里面全是一本本摆放整齐的骨科专业书籍。这些书都是已故的原骨科主任王集锷留下的,如今成了创伤骨科的“图书馆”。“所有人都可以借阅,经常有大夫遇到什么难题了就会来找书翻翻。”冯美玲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厚如字典的《实用骨科学》,尽管是2012年新出版的书,但精装硬封面都已经快要脱落了,中间的书页也由于反复翻阅而泛黄发皱。“这是老王主任留给我的们的宝贵财富,这种不断钻研学习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是我们科室同事们一直坚持的。”宫明智说道。

 

        在工作中向来倡导严谨认真的宫明智,在科室同事眼中是个很随和亲民的人。“每到过年过节,宫主任总会在我们科室的微信群里发一个大红包”,冯美玲说宫明智对于患者及家属从来都是和和气气,对待身边的同事学生也照顾有加。近几年宫明智曾经的一个学生小赵(化名)因留学国外经济拮据,每隔一段时间宫明智都会寄一些钱给他。但是为了不让学生心理有负担,这笔钱每次都是先给小赵的同学,再让同学以其他名义转给小赵。至今,小赵都不知道是自己的老师正在默默资助着他的学业。

 

93岁骨折老人术后下地走路

治疗“80、90后”骨折他有一手

 

        “你知道‘80后’、‘90后’吗?”采访中,宫主任风趣地提出了这两个词。作为用来形容当下年轻人的网络词语,在骨科学科中代表的却是年龄在80、90岁以上的老年人。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身上的常见问题,它会导致人骨微结构退变、骨量减少、骨的脆度增高而强度下降,容易骨折。而八九十岁的老年人骨折后的风险极高,特别是髋关骨骨折,由于骨折后老人需要长期卧床,极容易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宫明智告诉记者,有临床数据统计,其中三分之一的老年人骨折后会在1年内死亡,因此往往被称为“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骨折”。

 

        同时,人到老年往往大病小病不断,身体也比较虚弱,一场手术不但涉及骨科知识,还涉及心脑血管、麻醉、老年医学等内。虽然是一个简单的骨折手术,但手术中的风险仍然很高,为此宫明智在每场手术前都要反复研究病人情况,假设各种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高龄老人的手术要尽最大可能减少出血,手术时间要压缩到最短,同时还要有极为仔细警醒的术中监护,以及手术后专业周到的护理。

 

        为了增加老年人骨折后的生存几率,让老年人在骨折后能够尽快恢复,过上正常的生活。宫明智带领创伤骨科团队,以小切口微创手术,获得极佳疗效。不但可以有效控制手术中的出血量还能够缩小术后的感染几率,使手术风险降到最低。“其实在这种手术中,技术再先进最终依靠的还是医生,这时候拼的就是谁更仔细,谁的责任心更强。”

 

         今年春节,92岁高龄的鹿奶奶不慎滑倒,造成髋关节骨折,急需手术。但因为老人年龄太大,手术风险极高,前后问了几家医院都没能做成手术。后经人介绍,鹿奶奶住进了山大二院创伤骨科。由于属于超高龄老人,因此术前宫明智对老人的身体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并与心脑血管、老年医学等科室联合会诊。经过一系列的充分准备后,宫明智与科室同事成功为鹿奶奶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精细稳妥的手术,帮助鹿奶奶快速的恢复起来,如今出院回家的老人已经能够在家人帮助下下地走路。

 

        宫明智主任介绍,医院创伤骨科以治疗复杂骨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置换、骨肿瘤骨病、神经血管损伤、手足外科等疾病为主,是山东省骨科重点专科。在特色技术方面,科室擅长如老年髋部骨折、胸腰椎骨折、腕部骨折等在内的骨质疏松骨折的微创治疗,在省内较早开展髓内钉技术治疗四肢骨折,以小切口微创手术,获得极佳疗效。并在国内率先开展记忆合金治疗骨折技术,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此外,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骨折成形以及髋膝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的髋膝人工关节置换、肢体延长以及关节创伤的关节镜下修复等方面均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擅长追寻病情“蛛丝马迹”

每一台手术都力争设计最完美方案

 

        “侦探”与“医生”看上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但在宫明智看来却有一个共同点: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从细微处发现真相。宫明智的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在患者群体中非常出名,经常会有许多老患者介绍新患者前来就诊。但是不管之前在多少地方就诊过,来到山大二院创伤骨科还是要再进行一遍细细的“人工”检查。身体状况、疼痛感觉、病史……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被“盘问”一遍。

 

        宫明智这样做并非多此一举,因为他深知,病人真正的病因也许就在这些仔细的问诊中被抽丝剥茧般发现。去年,30岁的郑女士慕名来找宫明智做腰椎突出手术,在找到宫主任前她已经被长时间的腰痛折磨得几乎无法劳动,在县级医院拍片检查也发现是腰椎问题比较严重。但是在检查的过程中,宫明智却敏锐地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经反复与病人交流、查看病历,发现该患者曾说过自己的手不时有麻木感,这引起了他对患者颈椎状况的注意。

 

        “按说患者非常年轻,颈椎不应该有大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对她的颈椎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患者颈椎处的问题远远大于腰椎的问题,也是造成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如果当初忽视了这一点,致使患者颈椎问题进一步恶化,将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害。”

 

         如今正在病床上修养康复的李大爷直翘大拇哥,“要不是宫主任仔细检查,我这股骨头坏死就当椎间盘突出给治了。”当初李大爷拿着拍过的片子、CT来找宫明智的时候,是慕名希望宫主任给他做个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没想到经过仔细检查后被发现,自己股骨头坏死,真正需要治疗的是髋关节而非腰椎。“幸亏是在早期,如果病情再拖延三个月的话,等病人股骨头彻底坏死,就必须进行关节置换手术了,不但花钱更多,病人也会更痛苦。”

 

        全面的查体,不迷信影像学,认真跟病人交流,这是宫明智自己看病时的原则,也是他对科室所有年轻医生的要求。“有些时候医生不能只依靠现代技术的检查,更要凭借自己的基本功修炼一双‘火眼金睛’,从病人表现出的症状中抓住病情的本质。”宫明智说。

 

        “即使再忙碌,宫主任仍会腾出一大块时间来研究自己的每台手术,有时候为了设计一台手术方案,宫主任能一连考虑好几天。”山大二院创伤骨科科室秘书冯美玲告诉记者,即使再小的手术,宫明智也会将手术方案做到尽可能的完善。

 

         “哪怕只是骨折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患者需不需要手术,能使用石膏进行手法复位吗?是使用钢板固定还是使用外固定架?如果用钢板需要几个切口,是切口在外还是切口在内?”宫明智说,他有时候设计手术时不禁会将自己代入患者家属的位置,“如果这是你的家人,你还会选择给他做手术吗。”这句话他常问自己,在他看来一些过度医疗的情况,在这些问题的提出中或许能得到解决。

 

专家介绍:

 

        宫明智,男,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教授 主任,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1993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师从于脊柱外科专家张佐伦教授攻读博士,2005年获骨科博士学位。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多年来致力于脊柱、创伤等疾病的研究,尤其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折截瘫等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对增生性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复杂骨折等病症有丰富治疗经验。目前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计划等较大研究项目3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中华创伤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国家级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3部,参编5部。获省医药科技进步奖1项。被评为山东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院优秀教师、优秀教学秘书、优秀共产党员。

 

        擅长:各种复杂创伤救治经验丰富;常见骨折微创治疗;颈椎病、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脊柱畸形、脊柱肿瘤、脊柱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微创治疗。对脊柱创伤、脊柱退变引起的颈-肩-背痛、腰腿痛亦有独到见解。

 

         医院创伤骨科以治疗复杂骨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置换、骨肿瘤骨病、神经血管损伤、手足外科等疾病为主,是山东省骨科重点专科。在特色技术方面,科室擅长如老年髋部骨折、胸腰椎骨折、腕部骨折等在内的骨质疏松骨折的微创治疗,并在山东省较早开展髓内钉技术治疗四肢骨折,以小切口微创手术,获得极佳疗效。并在国内率先开展记忆合金治疗骨折技术,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此外,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骨折成形以及髋膝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的髋膝人工关节置换、肢体延长以及关节创伤的关节镜下修复等方面均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来源: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