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青年故事】重症医学科宋淳:铁肩担重任 奋楫勇向前

2022-05-24 10:55:33

编者按: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青春向党。每一次搏击风浪的天空下,都激荡着青春的旋律;每一个勇毅前行的足迹中,都饱含着奋斗的艰辛。医院开设“青年故事”专题栏目,倾听青年医护之声,追寻信仰之光,汇聚奋进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五四先驱陈独秀先生,曾这样形容人的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新发于硎”。青春的魅力在于它拥有无限可能,也在于它一去不返。对于我来说,如果把有限的青春投入无穷的护理事业之中,青春这朵美丽的花就能常开不谢。

出生于一个党员家庭,父母亲都是中共党员,他们为我树立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并且常常向我讲述着革命先烈们的故事,父母的言传身教与这些革命先辈的信念与信仰从小就一直鼓舞着我,他们的故事常常传递出一股温和坚定的力量。从事医护行业,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要面临着繁重的业务,加班加点成为了我们工作的常态,特别是我们重症医学科,常常是需要昼夜奋战,只要病人有需要,我们就随叫随到,经常因为种种原因三四点起来到医院上班,或加班至深夜,但我却始终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因为相对于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坚守初心,我这点付出与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百年前的共青团员为了革命在刀山火海、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而新时代的共青团员更有新时代的任务与要求。

参加工作以来,我坚持学用结合,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边学边用,一丝不苟认真完成领导所分配的各项任务,自身也在积极进取探索。2014年刚工作时,我所在的重症医学科有很多脑卒中患者,他们一侧肢体活动不灵,身体总是往另一侧跑,翻身频率很高,效果却不佳,不仅加大了护理工作量,还增加了患者出现压疮的几率。我便想,能不能设计一种有对侧支撑功能的翻身垫,给这类患者使用。想到就要做,我开始大力查阅资料。创意设计好了,怎么申报?这些都是完全空白的,我咬着牙不断尝试,靠着执著的精神和不屈的毅力取得了梦寐以求的结果,同时也获得了我人生里的第一个专利。

那段充实又忙碌的时光十分难忘,我每天下班后都是查资料、学习,直到现在也保持着学习到凌晨的习惯。当时除了研究外,还要接受各种业务培训、理论学习、操作考核,ICU通常需要8-10个月才能完成准入资质,但在我的拼搏努力下,我只用了半年多就完成了。我不断拼搏进取,也不断地成长蜕变,现在的我不光成为了ICU的创新达人,还成长为绝对的业务骨干,置空肠管、CRRT、ECMO样样精通。

为了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我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地去学习先进的技术。俯卧位通气是近十几年来在国内开始使用的技术,但是临床上一直没有专业的辅助器具。使用这项技术的患者病情都极为危重,不光带有人工气道,需使用呼吸机,身上可能还有各式各样的管路,操作稍有不慎,极易导致各类管路的滑脱,还会增加面部、胸前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怎么办?如何保障患者安全呢?

我不断的地去想方案,做设计,采数据,这一切都是与团队里的小伙伴利用休息时间去完成的。设计好方案后,我们又多方协调,到海绵厂里自己动手做模型,试验方案的可行性。为了达到预想的结果,我们前前后后反复修改了十几次,才成功的。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当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依然会是,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有着太多的医护人员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不顾个人安危,甚至不顾家庭。在这场大战中,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与其他志愿者一同奋战在抗疫防线上,为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我1月28日支援湖北,这次征途也让我有机会运用我的新技术。

当时有一个新冠的重症患者,令我们记忆犹新,他叫老范,2月中旬感染的新冠,25、26日病情开始快速加重,27日各项指标都出现了恶化,专家都认为他需要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否则凶多吉少,但是当时的医疗队成员是各医院抽调组成的,水平参差不一,实施俯卧位治疗的难度很大。当时我们携带的俯卧位通气垫,正好具备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安全性的特性。于是我向治疗组组长说明情况后,主动请缨领战。在28日凌晨两点,为患者实施了俯卧位通气治疗。在我的努力下,经过两次俯卧位治疗后,老范的情况逐渐稳定了,最终得以康复出院。2021年元旦那天,他还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医疗队表达了感激。那一刻我无比地欣慰,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是值得的,而这一切不仅是我的职责,更是我的使命所在!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选择了护理这份事业,就是选择了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也就意味牺牲与奉献,于孤独中沉淀与执着坚守。未来的日子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依然有许多,我会继续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让青春与信仰同行,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就一定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

 

作者:宋淳   来源:  重症医学科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王厚江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