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医”线直击】22岁小伙“禁食” 竟是气管和食管之间有个洞!

2023-10-11 14:55:27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联合消化内科、麻醉科成功为一名复杂食管气管瘘患者进行分期手术治疗。目前患者已恢复进食并康复出院。

22岁的小王(化名)因患霍奇金淋巴瘤接受了放化疗,本来状态还不错,不料从去年5月开始出现呛咳、高热的症状,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气管食管瘘,通俗来说,就是气管和食管间穿了个“洞”,消化道中的分泌物及食物会通过瘘口进入肺部。

气管食管瘘为临床少见病例,因手术风险大、病死率高,多数患者仅能得到保守治疗,终身需要依靠胃肠道营养管补充营养而无法进食,还要时刻面临肺部感染。小王也是这种情况,他在外院多次放置支架封堵瘘口,但效果较差,瘘口不仅逐渐扩大,而且肺部反复感染,右肺上叶实变并丧失功能,不能经口进食。一年半来,小王一家曾到省内多家医院就诊,最后慕名来到山大二院胸外科治疗。

胸外科副主任彭传亮介绍,气管食管瘘一直是胸外科的诊疗难点,病因复杂,多为肿瘤源性,气道和上消化道之间的异常瘘口导致肺内的持续感染,治疗方案有限,如果不及时干预,患者可能会在半年内死于呼吸衰竭或营养不良。他认为小王的淋巴瘤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瘘口是非肿瘤因素引起的,有治愈的可能。于是,胸外科组织了消化内科和麻醉科参与的MDT讨论,制定了分期手术的治疗方案。

多科室联合为小王进行了手术。消化内科常务副主任吴洪磊进行了全麻下的胃造瘘、全食管黏膜剥除手术;待食管闭锁后,彭传亮主刀进行了胸腔镜下的胃代食管、改道重建手术。手术5小时顺利完成,达到食管旷置、气管化的目的。手术后第1天,小王就能下床活动,术后10天造影检查提示吻合口愈合良好,小王逐渐恢复进食。

专家名片

彭传亮,主任医师,胸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山东大学硕士生导师,中组部第八批援疆专家,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胃食管反流病学组组长,擅长电视胸腔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并在省内二十多家医院推广了胃食管反流病微创技术。

 

作者:郝迎涛   来源:  胸外科 编辑:林雨   责任编辑:袁玉起 张静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