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见·未来”院庆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节中心成立 牵头成立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体融合专业委员会
为了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现体医融合模式在山东省先行先试,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成立关节中心,并牵头成立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体融合专业委员会。5月18日至19日,由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体融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节中心成立大会在日照举行,为医体融合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搭建了新的平台,以实现医疗与体育、康养相融合,共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金祥、中华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中心主任李国平、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王健全、山东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于腾波、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郇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冯世庆为大会致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主任刘文广当选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体融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冯世庆和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王韶进当选分会荣誉主任委员。
韩金祥致辞
李国平致辞
王健全致辞
于腾波致辞
郇梅致辞
冯世庆致辞
刘文广介绍分会工作设想及未来规划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副主任殷庆丰主持开幕式
会议民主选举产生了委员会组织机构,刘文广当选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体融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殷庆丰当选分会秘书;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李晓峰、肖士鹏当选分会委员。冯世庆、王韶进当选分会荣誉主委。
中华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山东省培训基地成立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节中心成立
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华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山东省培训基地以及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节中心揭牌仪式。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节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关节疾病诊疗服务。培训基地的落成,也将进一步推广“体医融合”理念,开展运动康复和运动处方的标准制定、培训认证、科普教育等专项工作,发挥运动康复在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百余名各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医体融合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未来发展。
李国平作题为《运动促进健康与运动处方医师的价值》的大会报告。他提出,运动处方是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抓手,不仅仅因为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客观原因,更因为人人需要一张运动处方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健康状况,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对于如何让运动促进健康、推广运动处方,李国平认为需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王健全作题为《运动医学趋势,下一个热点在哪?》的大会报告。报告中提出,“运动创伤治疗”“运动康复”“运动评估和运动处方”“竞技体育的服务”将构建中国运动医学的四大支柱。他强调,首先要明确运动医学主要任务是防治运动损伤,研究损伤的发生规律、机制、防治措施等,而运动康复的最终目的是重返运动。其次,运动评估尤为重要,每个人适合什么运动、需要运动多长时间、运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等都需要评估,这也为制定精准化、个体化运动方案打下基础,避免了因不适当运动造成的运动损伤等问题;运动处方则是让广大群众科学地走上运动促进健康之路的有效手段,根据检查结果、运动风险、体质状况和疾病阶段,以个性化的处方形式规划其运动频率、强度、形式、运动总量和训练进展,形成目的明确的运动指导方案。最后,运动医学必须服务于竞技体育,不仅可以提升运动医学人才的水平,也可以让更多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全民健康。
此外,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李箭、苏州市立医院集团副院长郝跃峰、北京体育大学矫玮教授分别就体卫融合、运动处方、运动康复等议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
在学术交流环节,长江学者、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宋锐教授就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分工、成果产出、团队架构等方面详细分享了自己团队的经验,为医体融合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他将骨科手术机器人所涉及的技术概括为机械设计与优化、感知与导航、控制方法与系统、人机交互技术四大类,详细阐述了各自的特点、难点及解决方法;同时用脊柱内镜、脊柱置钉、经皮穿刺机器人等典型案例作出展示。
青岛市立医院滕学仁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院长贾庆卫教授、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田美丽、国济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菲菲分别带来题为《膝关节运动康复治疗的策略》《医学院校运动康复专业特色发展探索》《山东省体卫融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医体融合的日照路径》的专题讲座。
“医体融合”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手段,是将医学检查、体质测定、健康评估、运动健身、预防治疗和康复保健等方面融为一体的“新模式”。首先,医体融合通过体育与医疗卫生系统的资源整合与相互协同,优化健康资源配置,提升健康服务效率,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它打破了体育与医学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两者的先进理论理念和有效实践经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促进了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在医学检查、体质测定、健康评估、运动健身、预防治疗和康复保健等方面的融合。其次,医体融合能够帮助人们实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根据个体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通过合理的运动和饮食计划以及科学的康复指导,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还能提升健康水平,让人们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在康复治疗方面,医体融合也具有巨大潜力,可以将康复治疗延伸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让运动成为一种有益健康的治疗手段。此外,医体融合还可以推动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促进医学和体育科学的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交叉的新研究领域,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医学与体育学科的交流搭建了平台,也为提升我国医体融合领域的学术水平和临床服务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体融合专业委员会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节中心将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医体融合事业的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相关新闻
【“智见·未来”院庆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举办创伤中心建设论坛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创伤中心建设论坛在医院文会学堂成功召开。山大二院党委书记柳丽华出席会议并致辞,院长冯世庆担任大会主席,创伤骨...
【“智见·未来”院庆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节中心成立 牵头成立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体融合专业委员会
为了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现体医融合模式在山东省先行先试,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成立关节中心,并牵头成立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体...
【“智见·未来”院庆月】“泉聚浙里,肠响胃来”胃肠外科成功举办“机器人胃肠手术研讨会”
5月22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联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共同举办 机器人胃肠手术研讨会,推动机器人技术在胃肠手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升...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