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医学教育】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山大二院(第二临床学院)“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走进大峰山

2024-04-01 10:07:29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大峰山革命爱国主义精神,3月30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学院)组织医务员工及学生骨干50余人走进大峰山,回顾党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大峰山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境内,长清、平阴、肥城三区县交界处,大峰山区东依巍巍泰山,西临滔滔黄河,自古便为泰西胜地、三域名山。大峰山是长清人民革命的摇篮。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1938年长清县革命先驱张耀南、魏金三先生在大峰山建立了长清县抗日根据地,创建了大峰山抗日独立营,长清县第一届委员会就诞生在这里。大峰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活动中,师生共同攀爬大峰山、参观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沉浸式地体验大峰山革命精神。纪念馆以声光电、雕塑、实物、图片、文字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了当年革命根据地的全貌,记载了感人的历史故事。十四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大峰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重如山的革命气节和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筑起反帝、反封建、反侵略、反独裁的铜墙铁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大峰山革命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风雨如晦中坚定信仰,在艰难险阻中蓬勃发展,熔铸了“信仰如山,一心为民,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峰山精神。在血与火的革命淬炼中,这座离敌在山东统治中心最近最巩固的山地革命根据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成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坚强战斗堡垒,成为山东联系延安秘密交通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成为培养党政军干部的红色摇篮,成为人民群众口口相传的“泰西的延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不容忘记,英雄要被铭记。在新的起点,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弘扬大峰山精神,时刻不忘初心使命,始终牢记奋斗担当,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思想性和生动性,让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加鲜活,第二临床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开展红色寻访、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社会观察等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旨在将思政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让思政教育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更有广度。

作者:邹文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编辑:林雨   责任编辑:袁玉起 张静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