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线直击】精准修复气管 告别“有口难言”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完成一例气管重建手术,于气管缺损处植入3D打印气管支架,精准实现气管重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气管通气功能及言语困难情况明显改善。
“气管有恙,有口难言”,患者治疗需求迫切
患者刘先生(化名)曾因甲状腺恶性肿瘤接受手术治疗,切除了部分气管结构,导致长期气管造瘘状态,需留置气管切开套管,刘先生言语困难、生活质量急剧下降,重建气管结构意愿迫切。山大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贾涛在了解刘先生的情况后,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精准化的气管修复方案。
缺损气管部分
精准重建,完美支撑,手术治疗精准高效
传统的气管缺损治疗方法通常采用端端吻合、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皮瓣移植的方法进行修复,但是气管缺损范围较大时此类方法往往因无法达到无张力缝合或因无有效支撑而导致气管重建失败,在详细了解刘先生病情及需求后,贾涛团队经多次讨论研究,决定采用3D打印技术,以医用五级钛为材料,设计制作“私人订制”气管支架,并成功为患者进行了气管修复术及气管成形术。术后,刘先生麻醉苏醒后第一时间发出了“可以正常讲话了”的感叹。目前患者呼吸通畅,发音明显改善。
气管支架的设计及手术植入
3D打印持续推进,守护头颈健康情深
肿瘤、外伤及先天性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气管缺损是常见的气管疾病。游离皮瓣移植是目前常规的大段气管修复方法,但是其无法为气管提供有效的力学支撑,在此基础上添加钛支架虽然可以解决这一缺陷,然而手工弯折钛网支架存在与气管生理结构适配不佳、支架厚重临床使用易移位及支架机械强度损失等问题。山大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国内率先采用个性化设计的3D打印钛支架作为骨架结合游离皮瓣移植的修复方法,不仅可以极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缺损气管的形态,更能够为支架保留良好的力学性能,避免了术后支架的移位、断裂等情况的发生。
目前,山大二院贾涛团队对3D打印技术在耳鼻咽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已成功为多个患者解决了气管缺损、喉狭窄等困扰,获得省内外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未来,团队将继续推进3D打印技术与耳鼻咽喉相关领域结合,守护患者头颈部的健康。
专家名片
贾涛,副主任医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
兼任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耳鼻喉青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药教育协会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咽喉肿瘤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咽喉内镜康复分会委员。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多项,迄今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4篇,参编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主要研究方向是咽喉头颈肿瘤,尤其是喉癌下咽癌的微创治疗,特色是颈段气管缺损和喉狭窄的3D打印支架植入修复等,擅长咽喉头颈肿瘤、儿童和成人鼾症的诊治及内窥镜相关的鼻、咽喉微创手术。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门诊地点:门诊楼四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
相关新闻
【“医”线直击】精准修复气管 告别“有口难言”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完成一例气管重建手术,于气管缺损处植入3D打印气管支架,精准实现气管重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医”线直击】消化内科为Rh阴性血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施行食管早癌ESD术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吴洪磊团队为一例高龄Rh阴性血、酒精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实行食管早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医院新闻】医院牵头成立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康复医学专科联盟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促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发展,6月22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成功举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康复医学专科...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