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名医名科名院 >

【“医”线直击】DSA下血管通路介入手术 守护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2024-08-16 14:57:30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肾脏内为一位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伴上腔静脉狭窄的尿毒症患者成功实施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半永久性右颈内静脉导管更换+上腔静脉球囊扩张术。患者术后恢复迅速,血流量充足

患者潘爷爷(化名)是一位老年男性,因尿毒症已经进行了8年多的血液透析治疗,还合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肺气肿、脑梗死、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由于自体血管条件差,无法实施动静脉内瘘手术,8年多前,潘爷爷接受了半永久性右侧颈内静脉导管植入术,此后长期在山大二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1年前,潘爷爷开始出现透析导管血流量不足,为其更换半永久颈内静脉置管后,仍然反复出现导管血流量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血液透析治疗的正常进行。

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洪彬在详细了解潘爷爷病情后,考虑其右侧颈内静脉导管置入后引发纤维鞘形成或中心静脉部分狭窄,决定实施DSA半永久性右颈内静脉导管更换术。术中造影证实存在上腔静脉腔房交界处狭窄及部分纤维鞘形成,决定进行上腔静脉球囊扩张术。

术中,经颈内静脉使用260cm加硬导丝通过导管管腔反复调整头端方向进入右心房,预通过右心房进入下腔静脉,导丝反复调整后仍无法从右心房进入下腔静脉,再经股静脉用150cm导丝自制椭圆抓捕器通过血管鞘将下行加硬导丝抓捕,从血管鞘穿出建立牵张导丝,置入球囊导管到已形成纤维鞘内进行扩张。该手术在更换新导管的同时,帮助潘爷爷解决了中心静脉狭窄和纤维鞘问题。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顺利血液透析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建立稳定而有效的血管通路是长期血液透析的必需条件,也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生命线”。DSA下介入操作可以更直观、全面地检查血管有无狭窄、扭曲等病变,精确定位导管位置。如有血管狭窄,可同时在DSA下对狭窄部位进行球囊扩张,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张洪彬及其带领的血管通路小组成功为患者解决了透析通路问题,为血透患者开辟了新的生命通道,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标志着山大二院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介入手术方面取得新突破,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张洪彬,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领域:DSA及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DSA下颈内静脉及无名静脉长期导管植入术、无名及上腔静脉球囊扩张术等血液透析通路的介入手术

门诊地点:崇仁楼6层血液净化

作者:蒋雅丽   来源:肾脏内科   编辑:陈鑫举   责任编辑:袁玉起 张静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