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名医名科名院 >

【“医”线直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开展首例方向性电极+可感知的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2025-02-05 15:01:40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赵旭团队成功完成医院首例方向性电极+可感知的脑起搏器注入手术,为长期饱受帕金森病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患者为70岁男性,帕金森病病史长达10余年。肢体震颤、僵硬、动作迟缓等症状不断加重。尤其是近两年来,病情恶化明显,药物治疗效果渐微,不仅服药剂量和次数大幅增加,药效维持时间反而越来越短,还出现起身翻身困难、小碎步、步态冻结、剂末现象等问题,生活基本无法自理。赵旭团队在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与评估后,明确诊断为帕金森病,且符合脑深部电刺激术(脑起搏器)的手术指征。患者同意手术方案,并选用当前最先进的方向性电极 + 可感知的脑起搏器。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4天后出院,后续等待3—4周进行开机调试。

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是近30年来帕金森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通过在大脑中植入电极,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神经核团,从而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重新回归社会与家庭。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脑起搏器已发展为具备精准定位功能的方向性电极和大脑感知功能。方向性电极能够灵活改变刺激方向,精准作用于特定部位;感知型脑起搏器则可通过颅内电极记录脑部放电活动,实现更精准的调控。此次采用的 “方向性电极 + 可感知的脑起搏器”,极大地提升了治疗精度,降低了副作用,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赵旭,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烟雾病、颈动脉狭窄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地点:门诊楼3楼A区泌尿神经诊区3诊室。

作者:赵旭   来源:神经外科   编辑:陈晨   责任编辑:袁玉起 张静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