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线直击】28年“怪病”终于有救了!医生在他大脑里装了个“遥控器” 神经外科开展肌张力障碍的DBS手术治疗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赵旭、孙中正团队成功完成医院首例脑深部电极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手术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为长期饱受肌张力障碍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53岁的患者老李(化名)已经与肌张力障碍整整抗争了28年。从25岁开始,他的生活就被颈部不由自主地前屈、一侧手脚不受控制的乱动以及动作时的震颤所困扰。特别是近两年,病情急转直下,药物似乎也不再那么有效了,吃饭喝水都成了难题,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最难受的不是身体,是别人异样的眼光。”老李和家人四处求医,但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转机出现在今年,老李来到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赵旭、副主任医师孙中正,以及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德巍团队为老李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评估,发现这个“怪病”是罕见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罪魁祸首竟是TOR1A基因突变。
“这种肌张力障碍虽然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但我们有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可能会对你有帮助。”赵旭耐心地给老李解释。他说的新方法就是脑深部电极刺激术(DBS),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脑起搏器”。针对该DYT1型肌张力障碍患者,研究显示GPi-DBS具有显著疗效,术后1年症状改善率可达76.3%,长期随访(平均11.4年)改善率仍稳定在74.3%。
老李和家人一听,觉得这是个值得一试的机会,决定选用当前最先进的方向性电极。手术当天,医生团队精准定位大脑深处的“故障开关”,顺利植入仅1.27毫米的智能电极。老李下手术台当天症状就有改善,3天后就顺利出院了,后续只需等待开机调试。老李与肌张力障碍这场持续28年的“战争”,终于画上了休止符。
“现在就像给大脑装了个遥控器,医生能随时调整参数。”孙中正介绍。这台手术用的DBS技术,学名叫脑深部电刺激术,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在脑内核团或特定脑区植入刺激电极,通过脉冲电刺激调控相关核团或脑区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该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对脑组织非破坏性、参数可调节、副作用可逆等优点,已成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和肌张力障碍的重要治疗手段。
神经外科成功开展DBS手术治疗肌张力障碍,标志着山大二院在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在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疾病的诊疗方面密切合作,组成多学科诊疗团队,形成从诊断、术前评估到手术、术后程控、药物调整的全流程高水平服务,为广大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医生名片
赵旭,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
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领域: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烟雾病、颈动脉狭窄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门诊楼3楼A区泌尿神经诊区3诊室
孙中正,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学博士,生理学博士后,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基础与转化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等。
擅长领域: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创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等功能性疾病DBS治疗,脑积水个体化治疗;脑胶质瘤分子机制研究与临床分子精准治疗。
相关新闻
【“医”线直击】28年“怪病”终于有救了!医生在他大脑里装了个“遥控器” 神经外科开展肌张力障碍的DBS手术治疗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赵旭、孙中正团队成功完成医院首例脑深部电极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手术治疗肌张力障碍...
【“医”线直击】血管外科完成山东省首例Jetstream机械减容开通长段股腘动脉闭塞手术
近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实施山东省首例Jetstream机械减容开通长段股腘动脉闭塞手术,减少了支架置入,实现了leave right thing ...
【“医”线直击】“镜”显神技!脊柱外科完成山东首例双通道脊柱内镜下切除颈椎硬膜下肿瘤手术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二病区团队顺利完成山东首例双通道脊柱内镜切除颈椎硬膜下肿瘤手术,解除患者多年病痛。该手术难度大、技术...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