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要闻 >

【科室发展大家谈】重症医学科杨红霞:党建引领 技术支撑 科研助力

2022-11-03 09:18:02

编者按:临床科室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科室负责人是科室和学科发展的领航者。在医院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院党委新提任了一批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专家为科室负责人,为医院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为更好地发挥新提任科室负责人的作用,党委宣传部与党委组织部、医务部共同策划“科室发展大家谈”系列报道专题,刊发新提任科室负责人的发展思路、发展理念,以营造追求卓越、只争朝夕、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以昂扬的精神、奋进的姿态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杨红霞,副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擅长各种危重病的抢救和诊治。兼任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神经重症分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危重病医学。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篇,SCI收录2篇。

一、科室现状和取得成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由山东省著名专家马承恩教授创立于2005年,经过医护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专业,在重症医学领域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省内外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对山东省重症医学专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本科室对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ECMO、重症超声、床旁持续血液净化、ARDS、俯卧位通气、主动脉球囊反搏、纤维支气管镜、高流量湿化氧疗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而富有特色的研究,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科室自成立以来成功救治了严重复杂多发创伤各种严重感染、各种休克严重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衰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急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产科大出血、羊水栓塞、急性脑血管病、重症流行性出血热等无数急危重症患者,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当前重症医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重症医学科是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的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从而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科室。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的整体医疗实力,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重症医学学科规范和发展是社会现代化与医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推动重症医学发展的相关因素包括:人类对危及生命的严重疾患或并发症发生机制的深入认识;衰竭脏器功能的支持与治疗手段的完善;高科技含量的先进技术在检测、监护与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由低层次向更高层次转换的压力。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是学科发展的基础。重症医学科的工作特点是团队工作。在专业方面首先要有正确的医疗理念,要不断提高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这些理念不仅要被团队中的每个人所接受,并且要被真正地在救治患者工作中执行。这样才能使这个团队成为具有共同语言、合作默契的集体。重症医学科的人员组成、模式、工作程序、对重症疾病的认识程度、对设备的掌控能力、医院其他科室的专业水平以及科室之间的合作,都对重症医学科具体工作的实施有重大影响。

三、未来发展规划

近年来,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重症医学的重要性逐渐被国家认识到,国家在未来的规划中,会逐步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的投入,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也将成为国家重点关注领域。同时我国重症医学科的建设逐步呈现出体系化、信息化、精准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一定要跟上国家“新基建”带来的发展新机遇,跟上重症医学发展理念的步伐。以下是我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提出的举措和建议:

(一)党建引领,凝心聚力

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以患者为中心。贯彻院党委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重症医学科具体做到以下两点:

1、传承“马承恩精神”,将“讲奉献、挑重担、敢担责、医者仁心”作为行动指南,真正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习和传承马主任“将病人都治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严谨实干、精益求精的专业作风,把“马承恩精神”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一面旗帜传承下去。

2、申请成立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传承 “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精神,建设科室 “战斗堡垒”,用组织建设凝聚人心和战斗力。重症医学科14名党员会起到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带领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成为一支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技术过硬、有战斗力、凝聚力、廉洁奉公的团队。

(二)完善以质量为中心的制度建设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管理体系为支撑,在重症医学科日常管理方面,重点完善质量管控体系指标体系,加强指标管控,精细化监控具体流程、技术规范和人员状态,保证医疗标准精准执行。

(三)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是科室能够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贯彻医院党委和院领导“强人才、务实效”的思路,根据本科室实际,在人才培养方面拟做以下计划:

1、制定培训计划和激励机制

针对不同层次人员,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培训计划及目标,通过大查房、科室讲座、教学查房、参加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班及山东省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班、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不同层次人员的学习能力及业务水平。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将培训经历和实践经历和人员待遇挂钩,提高医护人员学习动力,提升人员的临床专业技能。

2、不断拓宽医务人员的视野及业务能力

鼓励重症医学科人员国外留学、国内高水平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和业务交流,拓宽人员的视野和思路,通过把人员“送出去”和把人才“引进来”的方式,实现与国内外一流重症医学科专家的业务交流与深入合作。

3、积极推进亚专科建设,把专业精细化、深入化、精通化。

4.持续建立“选拔人才、留住人才、养育人才”的良好科室环境,将重症医学科建设成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四)建立科研创新激励机制

重症医学作为国内起步较晚的医学专业领域,需要更多的科研创新来支持发展,重症医学科在科研创新方面更需要加强,建立以临床需求为科研导向的目标,实现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水平的不断提升、创新和突破创建科研组织氛围和激励机制,鼓励技术突破和科研创新行为,设立评估标准奖励创新成果设立技术标杆制度,形成“传、帮、带”的教学机制,明确技术带头人的义务和跟学人的责任,在科内建成良好的技术传教氛围。

(五)紧跟医院“一院三区”发展格局,根据北院区及南院区不同定位,协同发展北院区、南院区重症医学科。

总之,重症医学科将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大基础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专业技能和科研水平,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将科室建设成为省内顶尖,国内一流,人才辈出,并在学术上有权威的一流科室,为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链接:

【科室发展大家谈】肝胆外科刘崇忠:识局 谋局 布局

【科室发展大家谈】病理科王晓映:病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探索及思考

【科室发展大家谈】感染性疾病科/肝病科李涛:执着进取,锐意创新,谱写科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科室发展大家谈】疼痛科贾明睿:扎根沃土 凝神聚力 精耕细作谋发展

作者:杨红霞   来源:  重症医学科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瑞雪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 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 | 山东善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预约咨询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ICP备案: 鲁ICP备12024819号-7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474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    热线:0531-8819777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